探討中學教育與高等教育有效銜接的新模式
灣區時訊(編輯/劉秀 通訊員/蔣瑋 胡君 魯銳)4月19日,由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指導、廣州南方學院主辦、廣州市教育系統關工委協辦的“南方教育 校長論壇”在廣州南方學院成功舉辦。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趙康、常務副會長張耀榮,北京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曹一鳴,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南方學院校長湯濤、廣州南方學院黨委書記李建超,從化區教育局副局長陸敬強,以及來自廣東省內資深高考專家、各高級中學校領導、管理干部、教師齊聚一堂,圍繞“中學與高校人才培養融通與實踐”主題,共同探討中學教育與高等教育有效銜接的新模式,促進中學與大學貫通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論壇由廣州南方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植秀聰主持。
李建超書記在致辭中對出席本次論壇的各位領導、嘉賓、教育同仁們表示歡迎。他指出,廣州南方學院始終以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大學為使命,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求,致力于培養兼具思考力、創新力與實踐力的現代化人才。他強調,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在于貫通中學與高校人才培養的連續性,本次論壇以“融通與實踐”為主題,旨在搭建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協同創新的對話平臺,匯聚教育智慧,探索人才貫通培養的創新路徑,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趙康會長在講話中表示,本次論壇聚焦“中學與高校人才培養融通與實踐”,是落實國家戰略的“廣東答卷”,更是探索教育現代化的“灣區方案”。他強調,作為全國民辦高校轉型發展的重要高校,廣州南方學院人才培養成效顯著。期待廣州南方學院以此次盛會為契機,構建“中學-大學-產業”協同育人體系,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優勢,深化科教產教融合,發揮民辦高校機制靈活特點,培養扎根產業的高素質人才,共同繪就廣東民辦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主旨報告環節,湯濤校長以《人工智能時代的數學學習》為題,分享了數學在AI時代的核心價值與實踐路徑。他認為在AI時代的沖擊下,以“數學能力”賦予學生核心競爭力,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尤其重要。為此,他介紹了松山湖數學探索館,指出其作為全國首個全生態數學主題探索館,將會為數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體驗平臺。他還強調了動手實踐對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并以Zometool為例,指出它不僅是一個玩具,更是一個數學、物理、藝術、建筑和航空等領域探索模型與空間結構之美的重要工具。通過“玩”Zometool可以促進學生的想象能力、設計能力和實現能力。談及AI時代的數學教育,湯濤校長認為,在AI時代,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融會貫通的能力。AI技術的核心是 算法和模型,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才可能做到既不畏懼AI,還能駕馭AI這個強大工具。
曹一鳴教授以《AI助力課堂教學與評價改革》為題作主旨報告,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度應用與實踐探索。他指出,人工智能對于促進教育改革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克服傳統教育的局限,通過賦能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更好地實現以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助力教育改革,具體表現在優化教學設計、提供教學支架、賦能教學評價以及助力學業評價等方面。他同時強調,人工智能在推動教育智能化變革的同時,也面臨著教師育人角色變化、學生認知風險、教學模式革新以及隱私數據保護等多重挑戰,要在認清變化,確保信息安全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賦予課堂教學新的可能。
廣州南方學院副校長劉文斌教授介紹了廣州南方學院在國際化教育方面的實踐探索與愿景。他指出,南方學院依托校長湯濤院士領銜打造的頂尖師資團隊,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規劃課程體系,確保國際項目學術權威性與職業前瞻性,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培養路徑,精準匹配學生發展需求。目前已經與愛爾蘭格里菲斯學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英國雷丁大學等多所海外高校開展了合作項目。未來,學校計劃新增QS百強合作院校,聯動優質高中提前布局人才培養,助力學子在國際化教育生態中搶占先機,為全球發展輸送高素質人才。
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專家與各中學教師代表們圍繞論壇主題展開發言和熱烈討論,分享辦學智慧、人才培養的經驗和教學心得,共同探討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方向,為如何貫通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出謀劃策。
與會的中山市小欖中學校長范衛平表示,此次論壇是中學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雙向奔赴”,為共同推進中學和大學銜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廣州南方學院作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并融入國際化視野,這也是人工智能時代真正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本次論壇匯聚智慧,凝聚共識,有效搭建了中學與高校之間的溝通平臺,也為廣州南方學院主動適應新時代新高考改革和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廣州南方學院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與省內各中學共同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教育資源共享等領域的合作,為加快構建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