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從宏觀(熱力學)和微觀(統計學)兩個角度來介紹熱物理。它涵蓋了廣泛的主題:既包括較為接地氣的內容,比如溫度應怎樣準確測量,家里的冰箱是如何工作的(至少在理論上),汽車的動力從何而來;也包括一些看起來不那么實用的內容,比如一個空氣分子運動有多快,為什么大氣層中氫氣分子含量如此之少;以及一些你可能想知道答案的內容,比如為什么秦嶺南側潮濕多雨而北側干燥炎熱,或者為什么嚴寒冬季冰凍的河里依然會有魚蝦和水生植物等。
課程名稱:熱學
授課教師:向鋼
教材:《熱學》,向鋼,聶婭,科學出版社(2017)
1. 緒論和熱學的基本概念(1.1)
2. 熱力學第零定律,溫度和理想氣體物態方程(1.2-1.3)
3. 熱力學第一定律,功,熱容量,內能和焓(2.1-2.4)
4. 氣體的內能,焦耳實驗和焦耳-湯姆孫實驗,熱力學第一定律對理想氣體的應用(2.5-2.6.3)
5. 焚風現象,多方過程,卡諾循環(2.6.4-2.7)
6. 內燃機的理想循環;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兩種文字表述(2.8,3.1-3.3)
7. 卡諾定理,熱力學溫標,克勞修斯等式和不等式,熵和熵增加原理(3.4-3.7)
8. 熵變計算,理想氣體的熵,熵的統計意義,熱力學第三定律(3.9-3.12)
9. 物質的微觀結構,分子力,理想氣體的微觀模型,理想氣體的壓強(4.1-4.4)
10. 溫度的微觀意義;統計規律的基本知識,氣體分子的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律(4.5,5.1-5.2.4)
11. 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及實驗驗證;玻爾茲曼密度分布律(5.2.5-5.3)
12.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和熱容,理想氣體的內能,氣體的等體摩爾熱容(5.4)
13. 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輸運過程的宏觀規律(6.1-6.2)
14. 輸運過程的微觀解釋,稀薄氣體中的輸運過程(6.3-6.4)
15. 物態定理和簡單系統,相變與相圖,范氏方程,范氏氣體的性質,固體的性質(7.1-7.4,7.7)
16. 液體的表面性質(7.8);復習與答疑
17.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