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發育群體智能
報告人:金耀初 教授 西湖大學
報告摘要
本報告介紹一個演化發育群體智能系統,包括自然演化及生物發育過程的計算機建模,并探討它與常規演化算法框架在魯棒性、可擴展性等方面的主要區別。最后展示幾個應用場景,包括復雜系統設計,神經系統發育及可塑性建模,以及腦-體協同演化與發育等。
報告人簡介
金耀初教授分別于1988、1991及1996年在浙江大學電機系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并于2001年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神經信息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 (Dr.-Ing.)。歐洲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IEEE計算智能學會主席,《復雜與智能系統》主編。 目前擔任西湖大學人工智能講席教授,“可信及通用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 曾任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工學院“洪堡人工智能教席教授”,英國薩里大學計算機系“計算智能”杰出教授,本田歐洲研究院擔任科學家、高級科學家及主任科學家。 曾為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芬蘭杰出教授”及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杰出訪問學者”。長期從事人工智能與計算智能的理論、算法和工程應用研究,特別是數據驅動的復雜系統演化優化、基于深度學習的組合優化、多目標優化與機器學習、可信學習與優化、演化發育通用人工智能及形態發育自組織機器人等。已出版專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據Google Scholar, 其論文被引用總次數50,000余次,h-index 為108,2019年以來連續5年入選科睿唯安 “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三次獲“IEEE進化計算匯刊優秀論文獎”,三次獲“IEEE 計算智能雜志優秀論文獎”。曾任《IEEE認知與發育系統匯刊》主編。
ChineseCSCW 2024
第19屆全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與社會計算學術會議(19th CC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and Social Computing, ChineseCSCW 2024)將于2024年7月12-14日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作為協同與社會計算領域最重要的全國性學術組織,中國計算機學會協同計算專業委員會已逐步發展并凝練出以“CSCW與社會計算”、“人機物融合與人智協同計算”、“群智協同與演化計算”、“數據、軟件與服務協同”為代表的4個研究方向。
ChineseCSCW2024會議將圍繞“以人為中心的協同智能(Human-Centered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主題,聚焦人工智能、人機協同、智慧賦能以及元宇宙虛實融生的發展趨勢,交流以人為中心的協同智能中的相關理論模型、核心算法、關鍵技術和平臺應用的最新成果,分享以人為中心的協同智能在健康智能、金融智能、工業智能、教育智能、政法智能、交通智能等領域中的創新應用與實踐經驗。會議將邀請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著名學者、業界領先企業相關專家做特邀報告,共同探討CSCW領域學界和業界的發展趨勢和熱點問題。大會誠邀CSCW、協同計算、社會計算等相關領域模型理論突破、技術方法創新和典型應用實踐的論文,旨在為國內外產學研各界提供一個學術交流、成果展示、共享合作的平臺,共同促進國內CSCW理論研究與技術應用發展。
主辦方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
承辦方
CCF 協同計算專業委員會
內蒙古大學
會議官網
https://conf.scholat.com/ccscw/2024
會議注冊
https://conf.ccf.org.cn/ChineseCSCW2024
關于ChineseCSCW
ChineseCSCW(2016 年之前名稱為 CCSCW)自 1998 年創辦至今,已經分別在清華大學(北京,1998)、華東師范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2000)、內蒙古大學(內蒙古,2002)、浙江大學(杭州,2004)、福州大學(福州,2006)、中山大學與華南師范大學(廣州,2008)、東南大學(南京,2010)、合肥工業大學與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威海,2012)、廣西大學(南寧,2014)、太原理工大學(太原,2015)、浙江工商大學、中國計量學院與浙江工業大學(杭州,2016)、西南大學(重慶,2017)、桂林理工大學(桂林,2018)、昆明理工大學(昆明,2019)、深圳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研究院(深圳,2020)、湖南科技大學(湘潭,2021)、山西大同大學與太原科技大學(大同、太原,2022)、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2023)連續成功舉辦了18屆。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