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機技術革新日新月異,其智能化、網絡化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而電子信息工程依托計算機技術,將數據等邏輯數字轉化為可解讀信息,滲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使電子及信息產品不斷創新,讓電子信息工程具備更廣闊的前景,兩者的相互結合也必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聚焦“電子信息工程與計算機技術”的最新研究,第四屆電子信息工程與計算機技術國際學術會議(EIECT 2024)將于 2024年11月15-17日在中國深圳舉行。延續EIECT的“分享·交流”精神,我們歡迎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向EIECT 2024提交他們的新研究或技術貢獻,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學者分享寶貴的經驗!
【會議亮點】
1、本屆已成功申請IEEE獨立出版,快速見刊檢索!
2、已有確定的ISBN號(979-8-3315-2885-0)!
3、往屆均已成功見刊、檢索,會議歷史優秀!快至刊后1個月檢索!
4、暨南大學和中山大學聯合主辦,高校背書,可靠有保障!
第四屆電子信息工程與計算機技術國際學術會議(EIECT 2024)
202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大會官網:www.eiect.org【參會投稿】
時間地點:2024年11月15-17日,中國-深圳
截稿時間:見官網
出版:IEEE出版論文集(ISBN:979-8-3315-2885-0)出版
提交檢索:IEEE Xplore, EI Compendex,Scopus
主辦單位:暨南大學、中山大學
協辦單位:暨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中山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支持單位:南開大學、深圳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空天地一體化綜合業務網全國重點實驗室
【大會組委】
大會主席 |
||
樊平毅 教授 IET Fellow,清華大學 |
羅志勇 教授 IEEE Member,中山大學 |
李聰端 副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中山大學 |
技術委員會主席 |
||
陳清亮 教授 暨南大學 |
宋林琦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香港城市大學 |
Prof. Carlos B. Westphall Federal University of Santa Catarina, Brazil |
侯維剛 教授,重慶郵電大學 |
謝南 教授,IEEE Member,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 |
組織委員會主席 |
||
光炫 教授,香江學者,南開大學 |
謝匯強 副教授, 暨南大學 |
周志恒 副教授,IEEE Member,電子科技大學 |
劉凌 助理教授,深圳大學 |
李強 教授,IEEE Member,華中科技大學 |
... ... |
出版主席 |
||
Prof. Pascal LORENZ,University of Haute Alsace, France |
肖寅東 副教授,電子科技大學 |
翟象平 副教授,IEEE Member,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地方組織主席 |
||
黃紹倫 副教授,清華大學 |
劉室求 副研究員,深圳大學 |
... ... |
【主講嘉賓】
![]() |
樊平毅 教授,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開源數據認知創新中心主任,1994 年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博士學位,1997-1999 年在香港科技大學和美國特拉華大學訪問,多次到美國、歐洲、日本、香港和新加坡多所大學和研究所訪問。承擔國家 973、863、移動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基金和國際合作項目。發表SCI論文 200 多篇(IEEE雜志140多篇),申請國家專利30多項,國際專利5項,學術著作4部。獲 IEEE ICC2020、 Globecom2014 等 9個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IEEE TAOS 2020 年度最佳論文獎,IEEE TWC (2009) 優秀雜志編委獎等,任 IEEE 和 MDPI 等多個雜志的編委,任 Ope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編委,中國信息論分會副主任,中國6G-ANA TG4合作主席,IEEE ChinaSIP 網絡與通信技術委員會主席等。 研究方向: 6G 無線通信網絡與機器學習、語義信息論與 廣義信息論,大數據處理理論以及智能網絡與系統檢測等。 |
![]() |
侯維剛 教授,重慶郵電大學 侯維剛,重慶郵電大學通信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通信與網絡安全研究院(科研特區)副院長。國家優青、重慶英才-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博士學術新人、重慶市青年科學家創新聯盟理事、中組部兩彈一星干部學院青年英才研修班首期學員、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泛在業務級語義挖掘及智能深度理解技術”方向學術帶頭人、遼寧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中國冶金教育學會以及遼寧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基金委/科技部等國家及地市項目評審/結題驗收專家、阿里云以及中移物聯等國內知名IT企業特聘教授和人才評審專家。目前主要從事光網絡、光通信與光電子方向研究。主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10余項。獲教育部、遼寧省以及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各1項。綠色集成疏導技術被權威學者(如加拿大兩院院士T. Mouftab等)評價為國際首項實現光網絡節能與端口成本聯合優化的工作。參與制定全球第1份《第6代固定通信網》白 皮書,且3項主要發明人授權專利實現轉讓。作為學術帶頭人建立的“光學感通算一體”團隊已在Nature Light、LPR、IEEE匯刊、本領域權威國際會議(含Post-deadline paper)等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并多篇入選ESI高被引。獲IEEE Systems Journal年度最佳論文等優秀論文獎5項。中國科學信息科學學術沙龍等大會主題報告(Keynote Speaker)5次,OECC等本領域權威國際會議邀請報告近10次。獲OFT等3家本領域權威國際期刊杰出審稿人等。 |
【征稿主題】
計算機技術:數值分析、量子計算理論、邏輯編程、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與虛擬現實、多媒體與人機交互、圖像處理與理解等
電子信息工程:信號處理、無線網絡與信息系統、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6G)、傳感器與物聯網、移動計算與邊緣計算、GPS與無線定位、人工智能與神經網絡等等
其他符合主題的相關稿件均可投稿!
◆ 論文投稿、口頭報告、海報展示、聽眾參會:https://ais.cn/u/ZVfUNn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