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屆見刊后均1個月內實現EI檢索!
學生易中稿,超高性價比,錄用率高!連續2年穩定EI檢索!
高錄用|快檢索|JPCS獨立出版ISSN:1742-6596
2025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大會官網:www.icmsim.org【論文投稿】
大會時間:2025年1月10-12日
大會地點:中國·廣州
截稿:見官網
支持單位
【會議見刊檢索歷史】連續2年EI檢索,穩定且超快速,見刊后均1個月檢索,請放心投稿!
歷屆會議 | 提交出版時間 | 見刊時間 | 檢索時間 |
EI檢索周期(見刊-檢索) |
MSIM 2023 |
2024年3月13日 |
2023年5月19日 |
2023年6月19日 |
1個月! |
MSIM 2024 |
2024年4月26日 |
2024年6月25日 |
2024年7月15日 |
1個月! |
MSIM 2023見刊頁面&檢索頁面 |
MSIM 2024見刊頁面&檢索頁面 |
會議組委
主講嘉賓
劉亞俊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 |
工學博士,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研究方向: 機械系統信號測試、分析、表征、控制及性能優化; 制造過程機理及優化控制技術 智能制造工藝及裝備。 應用領域: 機械制造技術及裝備領域。 成果: 1、智能控制器及應用:研發世界首臺燃油加注工藝智能控制器并在行業進行產業化推廣。應用于高速公路加油站,加油機節能25%,噪聲下降8-10dB,實現加注過程的油氣智能回收。 2、機械部件優化設計與制造:主持多個行業領先企業(Tokheim 、江森自控、科達潔能等)核心機械及控制系統優化設計項目,取得關鍵技術參數的性能提升。 在機械工藝力學、信號系統過程機理及優化控制研究領域發表專業期刊和國際會議論文270余篇;發表科學教學研究論文1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0余項。 《數字化車間 通用技術要求》國家標準(GB/T 37393-2019)主要起草人。《中國自動化學科發展報告 智能制造》主要撰寫人。 主持項目及課題: 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0余項, 企業研發項目30余項。 社會職務: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會員 美國汽車工程學會(SAE)會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制造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多家行業領先企業技術顧問 |
![]() Ata Jahangir Moshayedi副教授 江西理工大學 |
Dr. Ata Jahangir Moshayedi畢業于印度Savtribai Phule Pune大學,獲得的電子機器人博士學位。他自2009年起從事教學工作,并于2018年加入江西理工大學。他是IEEE高級會員和ACM會員,同時也是印度儀器學會和印度速度學會的終身會員(LM)。 Dr. Ata Jahangir Moshayedi積極參與各種IEEE會議,擔任主題演講主席、審稿人以及會議和國際期刊的編輯團隊成員。Dr. Ata Jahangir Moshayedi已發表超過100篇文章,并在著名的國內外期刊上獲得超過1100次引用。他還在2016年至2018年間指導了10名碩士研究生。他撰寫了三本書,持有兩項專利和12項版權,展示了他的開創性貢獻。他的最新著作《嵌入式系統設計與機器人學中的Unity:逐步指南》由CRC出版社出版,被譽為首部將VR、機器人和嵌入式系統整合在一起的書籍。 |
![]() 杜鳳鳴副教授 大連海事大學 |
杜鳳鳴,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船舶與海洋工程流動站博士后,主要研究領域為結構力學、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先進合金材料制備、綠色能源、發動機優化設計等。獲得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大連市高層次人才-青年才俊”稱號,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1項。主持國家國防科工局車船動力專項重點課題3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遼寧省航運聯合基金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項目1項,大連市高層次人才創新支持計劃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2項,橫向課題4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裝備發展部預研項目、工信部高技術船舶項目等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發明專利4項。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擔任《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 Research》等期刊審稿人。擔任《Lubricants》、《Coatings》等期刊客座編輯。 |
出版信息
最終所有錄用的論文將由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 (ISSN:1742-6596)出版,見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 Scopus 檢索,目前該出版社EI檢索穩定。
*會議采用在線方式進行投稿,全文(WORD+PDF)提交至→ 投稿鏈接
MSIM2025將圍繞“電子陶瓷與器件”、“敏感材料與器件”、“電介質材料”、“復合材料”、“粉體工藝與燒結技術”、“智能制造”展開。
材料科學 | 智能制造 |
1.電子和磁性材料
2.計算材料科學 3.多個鐵序參數的耦合 4.晶體缺陷工程 5.晶體學領域工程 6.疇微結構演化 7.疇尺寸效應,晶粒尺寸效應,小顆粒,薄膜 8.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 9.鐵和鐵間相變 10.基礎和特性 11.超磁致伸縮材料和磁性形狀記憶合金 12.相變和疇變的動力學途徑 13.磁性材料 14.材料化學 15.多鐵性材料和復合材料 16.納米技術和材料 17.形狀記憶合金和馬氏體 |
1. 生產過程模擬 2. 建模和設計 3. 智能系統 4. 智能機電一體化 5. 微加工技術 6. 先進制造技術 7. 可持續生產 8. 回收和再制造 9. 快速制造 10. 數字化制造(CAx、CAPP、MES、DES等) 11. 微電子封裝技術與設備 12. 集成制造系統 13. 工程優化 14. 系統分析和工業工程 15. 制造過程的建模、分析和仿真 16. 制造過程的測試、測量、監視和控制 |
《專享學習大禮包》百門免費精品課,全部限時免費學!
從論文寫作到科研軟件,再從課題申報到科學未解之謎,通通都有!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