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基礎的電網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與日俱增的用電需求以及不斷轉變的用電模式促使我們需要不斷地優化電網技術,而結合計算機、AI、傳統電力技術的智能電網是電網技術發展的趨勢,這加速了這個學科的發展,由此也產生了非常多值得探究的學術問題。
第二屆智能電網與人工智能國際學術會議(SGAI 2025)將于2025年3月21-23日在長沙舉辦,由湖南大學主辦。會議主要圍繞智能電網以及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展開討論。大會旨在為從事相關行業的專家、科研學者、技術人員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術,讓大家了解學術發展趨勢,拓寬研究思路,加強學術研究和探討,促進學術成果產業化。大會誠邀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及其他相關人員參會交流。
SGAI 2025已上線IEEE官網,IEEE(ISBN: 979-8-3315-1880-6),EI檢索快速穩定!
2025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Grid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會議官網:http://www.icsgai.com【參會投稿】
會議時間:2025年3月21-23日
會議地點:長沙延年神禹酒店(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勞動西路529號)
截稿時間:以官網信息為準(早投稿、早審核、早錄用)
提交檢索: EI Compendex、IEEE Xplore、Scopus
主辦單位: 湖南大學
承辦單位: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南華大學
技術支持:IEEE、IEEE PES
協辦單位:湖南省電工技術學會
SGAI 2024 EI檢索記錄
【組委嘉賓】
大會主席 | |||
![]() Jinhua She教授 東京工科大學 IEEE Fellow |
![]() 李培強教授 湖南大學 IEEE PES電力系統仿真與控制分委員會執行主任 |
![]() 楊凱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新能源研究院院長 |
![]() 許海平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理事 |
學術委員會主席 | |||
![]() 高云鵬教授 湖南大學 IEEE PES配電網保護控制技術委員會理事 |
![]() Pierluigi SIANO教授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Salerno IEEE高級會員 |
![]() 楊秦敏教授 浙江大學 IEEE高級會員 |
![]() Gyu Myoung Lee教授 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 IEEE高級會員 |
【報告嘉賓】SGAI 2025嘉賓將持續更新~
楊凱,二級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新能源研究院院長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比利時魯汶大學與韓國昌原大學訪問教授。擔任科技部國家級眾創空間及孵化器負責人、新型電機與特種電磁裝備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強電磁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與武漢新能源研究院院長。現任IEEE PES電動汽車電驅動分委會常務理事、SAC/TC528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永磁電機專委會委員、湖北省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電機專委會主任、湖北省電工技術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中國科協/湖北省特聘專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和湖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發表SCI/EI收錄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5部,授權發明專利50件,登記軟件著作權10項,牽頭制定團體標準2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特等/一等獎4項,獲中國電力優秀科技工作者與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個人獎。
許海平,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電工所電力節能與可靠性技術研究部主任
許海平,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理事,IEEE PES電動汽車充放電技術分委會主席,IEEE PES能源互聯網能源裝備技術分委會副主席。長期從事電動汽車、電力電子與電機系統技術、系統可靠性技術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承擔了三十多項國家科技部、國防科研、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和地方政府等重大項目,創建企業聯合技術研發中心兩個。在新型永磁電機設計與驅動控制、電力電子系統、電動汽車充放電系統、電子產品可靠性檢測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研究基礎。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二十多篇,其中SCI&EI收錄九十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4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七項。
Sohrab Mirsaeidi副教授
北京交通大學,IEEE 高級會員
Sohrab Mirsaeidi副教授于2016年獲得馬來西亞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隨后,他于2016年至2019年在中國清華大學電氣工程系繼續攻讀博士后。現為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Sohrab Mirsaeidi在微電網和大規模電力系統領域發表了90多篇論文和2本書。他是全國測量繼電器和保護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主持并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研究項目。他是多家國際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也是IEEE Transactions期刊的定期評審員。他還擔任過100多個國際會議的主席、主旨發言人/特邀發言人和委員會成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規模交直流混合電網和微電網的控制與保護、電力電子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以及人工智能在電力系統分析中的應用。Sohrab Mirsaeidi博士是IEEE和中國電氣工程學會高級會員,IET和CIGRE會員。
【論文出版】
所有會議論文投稿都將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審稿,最終所有本會議錄用的論文將由 IEEE(ISBN: 979-8-3315-1880-6)出版,見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IEEE Xplore、Scopus等數據庫。【IEEE出版,見刊檢索穩定】
【征稿主題】
智能電網 | 人工智能 |
智能電網技術 智能傳感器 電網接口 電力和能源系統 智能電網與分布式能源 配電系統和變電站自動化 能源系統中的廣域保護、通信和控制 電力裝備智能化 智能電網部署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電力系統建模、仿真與分析 電力系統規劃與調度 監測和控制智能電網的電能質量 多領域應用的智能電網 大電網穩定控制 電力系統通信與控制 電網智能調度 智能配用電與微電網 智能規劃和調度 |
人工智能算法 自然語言處理 人工智能建模與仿真 AI芯片 AI智能運維 神經網絡和復雜系統 智能控制 智能電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 ... ...
|
投稿參會須知
◆ 作者可通過iThenticate(點擊)查重,由文章重復率引起的被拒搞,將由作者自行承擔;
◆ 論文應具有學術或實用價值,未在國內外學術期刊或會議發表過。
◆ 論文排版格式以及投稿方式詳見網站說明。
◆ 審稿流程:本次會議采用先投稿,先送專家評審的方式進行,審稿周期約5天
◆ 僅接受全英稿件。 如需中→英翻譯,請將稿件投至【艾思編譯】平臺進行翻譯;
◆ 作者參會:一篇錄用文章可有一名作者免費參會;
◆ 論文投稿、口頭報告、海報展示、聽眾參會:【快速通道】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