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7年EI檢索,穩定靠譜,易中稿,對學生友好!
第八屆機械、電氣與材料應用國際學術會議(MEMA 2025)
2025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Material Application
2025年3月14-16日 沈陽 www.ic-mema.org【更多詳情】
截稿時間:請留意會議官網
審稿/錄用周期:一般3~8天(聯系劉老師可加急處理)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東北大學
【承辦單位】: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協辦單位】:沈陽工業大學、沈陽理工大學、AEIC學術交流中心
大會組委
大會主席 | |
![]() |
左 良,東北大學中國金屬學會會士,國家級領軍人才項目入選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8項,在Nature等國內外頂級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 |
![]() |
秦高梧,沈陽化工大學/東北大學沈陽化工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體視學會金相與顯微分析分會副理事長。 |
![]() |
王 強,東北大學東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材料電磁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得者。 |
大會執行主席 | |
![]() |
王建軍,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曾獲中國冶金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寶武技術創新重大成果獎,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第四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教學委員會委員。 |
![]() |
徐大可,東北大學國際先進材料協會(IAAM)會士,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入選者,曾獲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多次入選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
![]() |
裴文利,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九三學社會員,遼寧省應用磁學會副秘書長,日本國立秋田大學客座教授。 |
組織委員會主席 | |
![]() |
裴瑞林,沈陽工業大學國際IEEE Senior Member,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鐵心分會副理事長,2021年沈陽市高層次人才(杰出人才)。 |
![]() |
蔡明暉,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擔任中國冶金教育學會材料實驗教學與儀器設備分會副理事長,入選湖北省“楚天學者”、沈陽市“盛京人才”和鹽城市“領軍人才”計劃。 |
技術委員會主席 | |
![]() |
李國建,東北大學材料電磁過程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沈陽市拔尖人才、沈陽市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榮程祥青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
![]() |
楊 波,東北大學近5年已獨立各類科研項目6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等,《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審稿人。 |
![]() |
吳玉勝,沈陽工業大學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高水平創新團隊(2020)負責人,遼寧特聘教授、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遼寧省優秀人才第一層次,兼任中國有色金屬學報青年編委、東北大學有色金屬行業校友會理事等。 |
![]() |
李 達,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863子課題1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在Phys. Rev. B、Appl. Phys. Lett.、Chem. Mater.等SCI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余篇。論文總被SCI期刊他引1400余次。 |
出版主席 | |
![]() |
潘虎成,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分會青年常務委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醫用金屬材料分會青年委員。 |
![]() |
馬 嵩,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嵩博士分別在德國Siegen大學材料研究所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物理系做博士后與訪問學者,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 Rev. Lett., Scientific Reports等發表SCI論文40余篇 |
論文出版
經過2-3位專家審核后,錄用的論文會統一提交給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 獨立出版,最終EI、Scopus 雙檢索。 (ISSN號: 1742-6596)
征稿主題
Track 1:機械工程
機電一體化;應用力學與摩擦力學;數控技術;精密制造與測量;(能源)動力工程;儀器儀表設備;加工制造類;機電傳動與控制;機器人;工業制造及其自動化;智能制造類;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航天航空;3D打印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 技術;工業技術;機械設計;鍋爐技術;熱泵技術;泵與風機;無損檢測;其他
Track 2:電氣工程
電能的轉換、利用和研究;輸配電與供用電系統;能源與電氣;智能電網;電子與集成電路;電纜工程;電機工程;電動載運工程;電氣控制;電能加工;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光電信息;電磁學;繼電保護;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氣檢測;電力設備;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電氣自動化;光源與照明;其他
Track 3:材料工程
光電材料;材料的變形與斷裂、材料加工;塑性研究;電子與電工材料;機械材料;航空材料;磁性材料;高性能材料;材料建模;工藝技術類;結構類;材料成型與設計;能源材料;工業材料;機械材料;礦產資源;涂料、腐蝕與表面工程;其他
Track 4:控制科學
自動控制原理與技術;自適應控制;控制系統仿真技術;傳動與控制;控制和嵌入式系統;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新技術;導航控制系統;制導、控制與仿真,建模與控制;過程控制儀表與裝置;過程控制工程;動力及控制;其他相關主題均可!
如果您對論文主題的符合程度不太確定,可咨詢劉老師微信,有效提高命中率!
會議日程(擬定)
2025年3月14日:注冊/簽到
2025年3月15日:開幕式、主題報告、口頭報告、海報展示
2025年3月16日:學術考察(待定)
詳細議程安排將于會前上線,敬請關注!
學生投稿或參會,可獲優惠,請提前聯系大會秘書
參會方式:投稿作者默認免費報名參會
1. 口頭報告:參會,并在會議上演講10分鐘,演講PPT默認全英文、自行設計提早準備;
2. 海報展示:參會,并在會議上展出論文海報,報名時請提交1份A1豎版的彩色電子版的海報即可;
3. 聽眾參會:參會聽會,不用其他展示,可參與提問交流;
不投稿,也可報名以上參會方式。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