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算法、微芯片與網絡應用國際會議(AMNA 2025)將于2025年3月7-9日在中國江蘇省揚州市盛大啟幕。AMNA 2025將以 "計算機算法"、“微芯片"及"網絡應用"為研究主題展開討論。此會議旨在為世界各地該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及相關從業人員建立一個廣泛、有效的交流合作平臺。AMNA 2025誠邀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及其他相關人員參會交流。
【會議亮點】
天津工業大學主辦!多校支持!SPIE獨立出版!EI快穩檢索!高錄用!
持續3年EI檢索,且4個月內完成EI 檢索! 低價版面費,享投稿優惠
大會官網:ic-amna.net 【參會投稿】
時間:2025年3月7-9日
地點:中國·江蘇揚州
截稿時間:2025年2月28日23:59
提交檢索:EI, Scopus(穩定)
主辦單位:
支持單位:
【征稿主題】研究領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題:
計算機算法 |
微芯片 |
網絡應用 |
計算智能 算法分析 可計算性理論 進化算法 遺傳算法 高性能計算 數據結構 先進的數值算法 隨機算法 近似算法 組合優化 量子計算 并行和分布式算法 圖形繪制和圖形算法 深度學習算法 大數據搜索算法和系統 神經網絡 軟件工程 數值分析等
|
高壓微波技術 電力電子與應用天線 電子儀器 電路和系統制造 電氣和電子系統的操作 嵌入式系統 多媒體系統與應用 新興技術 軟件工程 光子技術 并行和分布式計算 密碼學 電信服務和應用 無線網絡 光通信 多媒體通信 創新的網絡技術 微芯片設計 微芯片的應用等
|
物聯網應用和服務 機器對機器(M2M)協議 眾包和機會主義物聯網 物聯網的創新算法和數據分析技術 云計算基礎 云架構和云存儲技術 云能源效率 移動和社交云 大數據理論 應用與挑戰 大數據布局 調度和優化 大數據設計 模型和算法 大數據保護和完整性 部署、試驗臺和現場試驗 網絡安全 網絡規劃與設計 網絡性能 人工智能等 |
如果您不確定研究方向是否符合大會主題,可直接咨詢李老師微信
【主講嘉賓】
Steven Guan教授 蘇州市高層次緊缺人才 西交利物浦大學 |
秦川教授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高級會員 上海理工大學 |
Aniruddha Bhattacharjya教授 BCBRBAB Intercontinental Trading Solutions Private Limited, India |
夏永祥教授 IEEE高級會員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大會組委】
大會主席 | |
![]() 岳洋 教授 IEEE高級會員、SPIE會士 西安交通大學 |
岳洋,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導,SPIE會士、IEEE/Optica高級會員、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智能光子應用技術實驗室(iPatLab)創始人及現任PI。致力于光通信、光感知、光芯片等智能光子學領域的基礎及應用研究。2004年和2007年分別獲得南開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士及光學碩士學位,2012年獲得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曾任職于美國硅谷半導體公司和網絡設備公司。2021年入選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已發表論文近300篇(包括Science),其特邀論文近20篇,申請及授權專利60余項(包括美國專利25項、歐洲專利9項,已授權30余項),英文書專著1部,英文書編著7部,英文書章節2章,Google學術引用12,000余次,獲邀報告200余次(包括1次Tutorial,30余次Plenary和80余次Keynote)。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及企業橫向科研項目近10項,累計經費1000余萬元。現任IEEE Access/Frontiers in Physics副主編,Sensors等4個學術期刊編委,J. Lightw. Technol.等特刊客座編輯10余次,國際會議主席、技術委員會委員100余次。 |
![]() 蔣洪波 教授 歐洲科學院院士 湖南大學 |
蔣洪波現任湖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電子工程學院特聘教授、副院長。湖南省可信系統與網絡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南省高性能計算與應用國際技術合作基地主任。在進入湖南大學之前,他是華中科技大學的終身教授。他在凱斯西儲大學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師從金樹東教授。他曾在IBM T.J.Watson研究中心以及at&T實驗室研究所實習。他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學者研究員,曾與呂教授合作。他曾任IEEE/ACM網絡學報、IEEE移動計算學報、ACM傳感器網絡學報、IEEE-網絡科學與工程學報、IEEE智能交通系統學報、IEEE車載技術學報、IEEE物聯網雜志、IEEE通信雜志、ACM/Springer無線網絡、Wiley安全與通信網絡、國際Ad Hoc和傳感器無線網絡雜志編委。他還曾擔任《IEEE工業信息學報》、《施普林格移動網絡與應用》的客座編輯。 |
程序主席 | |
![]() 黃興 教授 IEEE會員、ACM會員 CCF會員 西北工業大學 |
黃興,男,陜西咸陽人,博士,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青年人才,德國洪堡學者,中國計算機學會集成電路設計專委會執行委員,IEEE/ACM/CCF會員。2018年6月獲智能信息技術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國家公派美國杜克大學與福州大學聯合培養),2018年9月至2022年11月曾先后在中國臺灣清華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黃興教授主要從事集成電路設計與自動化研究工作,包括智能感知芯片、微流控生物芯片等。主持了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海外)項目、德國洪堡基金、德國TUFF項目、中國臺灣科學技術項目等科研課題。在領域國際權威期刊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60余篇,研究成果覆蓋了IEEE TCAD, IEEE TC, IEEE SMC, IEEE TCYB, ACM CSUR, SCIS, AMM等CCF-A類期刊,以及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四大國際會議ACM/IEEE DAC, IEEE/ACM ICCAD, IEEE/ACM DATE, IEEE/ACM ASP-DAC等。出版中文學術專著1本,英文學術專著章節1章,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項。 |
![]() Noor Zaman Jhanjhi 教授 MAC 應用計算碩士 代理項目主任 泰萊大學 |
Noor Zaman Jhanjhi 教授(NZ Jhanjhi)目前擔任計算機科學(網絡安全)教授、計算機科學研究生研究學位課程項目主任、計算機科學中心主任馬來西亞泰萊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智能社會 (CSS5)。他曾被 Scopus 提名為 2022 年和 2023 年全球排名前 2% 的研究科學家、馬來西亞計算機科學領域頂尖研究員,并被馬來西亞 MDEC 提名為 2022 年杰出教員。 2023 年泰萊大學高被引研究人員獲得副校長研究獎。他的出版物在 oS/ISI/SCI/Scopus 中被高度索引,他的集體研究影響因子超過900多分。他的 Google Scholar H 指數為 48,I-10 指數接近 224,Scopus H 指數為 37,發表的論文超過 550 篇。他擁有多項國際專利,包括澳大利亞、德國、英國和日本。他編輯/撰寫了超過45本由世界一流出版商出版的研究書籍,包括Springer、Taylors and Frances、Willeys、Intech Open、IGI Global USA等。他在指導和共同指導研究生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并擁有超過37名研究生學者們在他的指導下畢業。Jhanjhi 教授擔任多家知名期刊的副主編和編輯助理委員會,例如 PeerJ Computer Science、CMC Computers、Materials & Continua、計算機系統科學與工程 CSSE 和通信與網絡前沿。他榮獲 IEEE ACCESS 杰出副主編獎。一系列頂級期刊的活躍審稿人,被 Publons (Web of Science) 評為全球前 1% 審稿人。 |
出版主席 | |
![]() Javid Taheri 教授 IEEE高級會員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 |
Javid Taheri是瑞典卡爾斯塔德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正教授。他于2007年獲得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移動計算博士學位。他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2013年被海德堡論壇評選為世界前200名年輕研究人員之一,自2007年以來獲得了多項最佳論文獎,以及2019年獲得了TSCS頒發的IEEE可擴展計算中級職業研究人員獎。他持有VMware、思科、微軟和IBM的多項云/網絡相關行業認證。他的研究興趣包括云計算、邊緣/霧計算、網絡功能虛擬化、軟件定義網絡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優化技術。 他是《大數據和軟件定義網絡》的書刊編輯,Javid Taheri教授與其他學者合著了180多篇科學文章和論文,曾擔任15多種期刊的編輯,以及30多個國際會議的組織團隊成員。 |
![]() 陳雷 教授 中國自動化學會委員 山東大學 |
陳雷,博士/博士后,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畢業于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本科和碩士畢業于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大學青年學者未來計劃,中國自動化學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視覺、視覺質量評價與圖像增強、異常行為分析、數字水印、以及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等?,F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等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曾參與加拿大科學與工程研究基金等。目前已發表多篇國際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獲得若干項國家發明專利,擔任一些國際知名期刊的審稿人和國際會議的領域主席,多次受邀做國際會議主旨報告和特邀報告。 |
【論文出版】
AMNA 2025錄用文章在完成注冊后被收錄至AMNA 2025會議論文集,并提交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ISSN: 0277-786X)出版,并被EI Compendex和Scopus數據庫檢索。目前該會議論文檢索穩定。
【檢索歷史】往屆會議均已穩定見刊、檢索!會議歷史良好。點擊查看詳情
【參會須知】
AMNA 2025參會設有口頭演講/海報展示/聽眾三種形式,參會可點下方鏈接,具體說明如下:
1、口頭演講:申請口頭報告,時間為10-15分鐘左右
2、海報展示:制作A1尺寸彩色海報,線上/線下展示
3、聽眾參會:不投稿僅參會,可與現場嘉賓/學者進行交流互動
論文錄用后可享一名作者免費參會名額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