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劍橋大學和東北大學聯合主辦的2025年綠色材料與制造技術國際學術會議(GMMT 2025)將于2025年6月23日至25日在英國舉行。本次會議旨在匯聚全球領先的研究人員、工程師和專家,共同探討可持續材料及創新制造技術的最新進展。
GMMT 2025 將為與會者提供一個交流知識與理念的平臺,重點關注綠色材料的發展與應用,旨在顯著降低環境影響。會議內容涵蓋廣泛主題,包括可再生材料、環保生產工藝、廢物最小化策略及產品生命周期評估等。與會者將有機會聆聽來自該領域的杰出專家的主題演講,參加展示前沿研究的技術會議等。此次大會將為與會者提供深入討論可持續制造實踐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的機會。
我們誠邀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及其他相關人員參會交流。攜手推動綠色材料與制造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為我們的可持續未來貢獻力量。
會議亮點:
1.高水平審稿團隊
由行業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審稿委員會,確保每一篇投稿都能得到嚴格、公正的評審。提供專業的反饋意見,幫助作者提升論文質量。
2.跨學科交流,多領域交叉的平臺
會議涵蓋可生物降解材料、廢物的資源化理由、綠色生產、增材制造、智能制造多個主題領域
3.國際化與多元參與
全球視野:組委會成員來自20+國家,參會者覆蓋50+地區
4.產學研結合
邀請企業領袖參與會議,展示產業應用案例,促進成果轉化。
5. 知名出版社,EI檢索穩定
所收錄的文章將由國際著名出版社Springer 出版
6. 本會議已在多家海外媒體上發布,并得到了大會主席、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東北大學的Ali Reza Kamali教授的熱忱推薦!
【會議級別高,出版級別高,年度品牌會議】2025年綠色材料與制造技術國際學術會議(GMMT 2025)
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GMMT 2025)
大會時間:2025年6月23-25日(英國時間)
會議地點:英國劍橋線下會場+中國線上分會場
會議官網:www.icgmmt.com【投稿參會】
截稿時間:以官網信息為準(早投稿、早錄用、早遞交)
錄用通知:投稿后5-7個工作日
收錄檢索:EI,Scopus【目前該會議檢索十分穩定】
【組織單位】
![]() ![]() |
【大會主席團】
大會主席 | |
![]() Ali Reza Kamali 教授,東北大學,中國 |
![]() Vasant Kumar 教授,劍橋大學,英國 |
技術程序委員會主席 | |
![]() S. Ravi P. Silva CBE FREng 教授,薩里大學,英國 |
![]() 石忠寧教授,東北大學,中國 |
技術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 | |
![]() 李新勇教授,大連理工大學,中國 |
|
出版主席 |
|
高波教授,東北大學,中國 |
Duygu Ege 副教授,海峽大學,土耳其 |
組織委員會主席 | |
![]() 倪培遠教授,東北大學,中國 |
![]() Amor Abdelkader副教授,伯恩茅斯大學,英國 |
宣傳主席 | |
![]() 孫薔副教授,東北大學 |
![]() Asma Rezaei 博士,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英國 |
【報告嘉賓】
主講報告 |
阿里·卡馬利 (Ali Kamali)是東北大學冶金學院雙百特聘教授、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中心 (E2MC)主任、中英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會員,也是多家領先高科技公司的顧問。 在加入NEU之前,他是劍橋大學的高級研究員,以及英國、印度和波斯的學術界及商業部門的研究主任。他發明并生產了石墨烯、納米金剛石、硅等先進有機/金屬化合物和清潔氫等材料并采用了可持續技術,其中一些技術已投入商業運營。他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從廢物或大量可用的自然資源中生產先進材料及納米結構。這些材料和納米結構可用于金屬離子電池等儲能設備,或者用于去除環境中的有毒物質。 他在《綠色化學》、《材料化學雜志A》、《碳、能源與環境科學》、《材料科學進展》和《應用能源》等主要期刊上發表了160多篇文章。 他在美國、英國、歐洲和中國等多個國家獲得了50多項專利,并獲得了夸瑞茲密國際科學獎、沈陽玫瑰獎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國際科學家獎學金等多個獎項。他目前在中國和英國指導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他在東北大學的實驗室也被評為冶金模范實驗室。 |
主講報告 |
庫馬教授(Professor Kumar)在麥克馬斯特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并在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獲得了榮譽本科技術學位。他是材料化學組的杰出研究教授和負責人,同時也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名譽研究員;擔任能源研究所、材料、采礦與冶金研究所、皇家化學學會以及國際先進材料協會的院士。 庫馬教授已發表了380多篇論文,撰寫了25章手冊中的章節,獲得了20多項專利,并編輯了兩本關于電池的書籍(VCH-Verlag)。他在35個國際會議/研討會上受邀擔任全體大會講者,并在50多個會議/研討會上擔任特邀講者。庫馬教授是6所海外大學的名譽教授,并在馬來西亞大學獲得名譽工程學位;他還擔任《礦物加工與提取冶金》(Sage)和《電池材料》(Pivot Sciences)的主編,是材料與礦業研究所(IOM3)技術分部的董事會成員,以及倫敦TECHMET有限公司和韓國國家鋰研究中心的顧問委員會成員。他的許多研究成果已轉化為許可證和工業應用,并幫助創辦了四家將他的發明商業化的初創公司。 |
主講報告 |
S. Ravi P. Silva CBE FREng是薩里大學的杰出教授及先進技術研究所的所長。 他于1995年加入薩里大學,此前在劍橋大學完成了本科學位和研究生學位。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納米技術、大面積電子學和可再生能源,至今已在會議上發表超過700次報告,并發表了650多篇期刊論文。他的引用次數約為30,000次,H指數為89,獲取的研究資金超過5000萬英鎊。他是55項專利的發明人,其中包括關于碳納米管低溫生長、高性能大面積X射線探測器的制作以及大面積納米管-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制作等關鍵專利。他是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科學理事會院士以及斯里蘭卡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在2021年女王新年榮譽名單中被授予大英帝國指揮官勛章(CBE)。 |
特邀報告 |
石忠寧現為東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熔鹽化學與技術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化工學會離子液體專委會委員、中國稀土學會會員、美國TMS學會會員、美國ECS學會會員。研究領域為電化學冶金和等離子體冶金,研究方向有輕金屬冶金理論與技術、高性能材料合成與應用、鋁工業節能、資源高效利用、太空冶金冶金與制氧等,授課課程主要有《冶金學》、《冶金過程控制》、《環境概論》和《統計熱力學》等。發表論文共300余篇,其中SCI收錄150余篇,著作3部,獲授權發明專利70余件;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上共5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73課題、國家發改委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國家外專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任務、省部級項目15項,完成企業項目12項。 |
特邀報告 |
阿莫爾·M·阿卜杜勒克達爾(Amor M. Abdelkader)于2011年在劍橋大學獲得材料科學與冶金學博士學位。隨后,他轉向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與西布蘭德·范德扎克教授(Professor Sybrand van der Zwaag)研究自愈合材料。2012年,他加入曼徹斯特大學材料學院,從事石墨烯技術的研究。之后,他進入國家石墨烯研究所,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科斯季亞·諾沃謝洛夫教授(Professor Sir Kostya Novoselov)合作。2016年,阿莫爾返回劍橋大學,與安德里亞·C·費拉里教授(Professor Andrea C. Ferrari)在劍橋石墨烯中心工作。2017年,阿莫爾被任命為伯恩茅斯大學的先進材料教授。此外,他還是劍橋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員和訪問學者。他已發表了70多篇論文,申請了20項專利,并撰寫了一章書籍。他的研究活動涵蓋了廣泛的材料話題,從新發現的納米材料到傳統的工程材料,如合金和陶瓷、二氧化碳封存等。 |
特邀報告 |
杜伊古·埃格(Duygu Ege)目前是土耳其海峽大學的副教授。她在2022-2023年期間擔任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生物材料研究所的洪堡學者。她在劍橋大學獲得醫學材料博士學位,并在倫敦帝國學院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等榮譽)碩士學位(包括本科學習和碩士學習)。她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進行的骨螺釘生產和表征研究,使她獲得了倫敦帝國學院的百年獎(Centenary Prize,2009年)。她的研究目前集中在新型生物材料的生產和加工上,包括用于骨替代、植入涂層、神經再生、肌肉和心臟組織工程的生物活性與生物惰性陶瓷、含碳材料及天然聚合物復合材料。 |
征稿主題
可生物降解材料 |
垃圾和廢物的資源化 |
綠色涂料與涂層 |
生物基聚合物的合成與應用 自然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開發 可堆肥材料的功能化 生物降解塑料在包裝中的應用 生物降解材料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
廢棄物回收與再利用技術 垃圾焚燒飛灰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 電子廢物中的稀有金屬提取 建筑廢棄物的改性與利用 聚合物廢料的再生與回收 |
環保型水性涂料的研發 功能涂層在材料表面處理中的應用 無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涂料的開發 自清潔涂層的開發與應用 綠色防腐涂料的研究與應用 |
增材制造(3D打印) |
智能制造與綠色生產 |
其他相關主題亦可投遞:點擊查看
|
可持續材料在增材制造中的應用 增材制造進程的能效優化 多功能材料的增材制造 3D打印技術在醫療器械中的應用 增材制造中的材料特性優化 |
智能化生產線的優化與調度 綠色生產方式的評價與指標體系 物聯網(IoT)在綠色制造中的應用 生命周期評估(LCA)在制造中的應用 增強現實(AR)技術在制造過程中的應用 |
【論文出版】
本會議所有的投稿都必須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審稿,經過嚴格的審稿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被遞交Springer Proceedings in Materials出版社,見刊后由出版社整理提交、EI Compendex、Scopus檢索。
SCI 期刊推薦:《Mineral Processing and Extractive Metallurgy》
本會議優秀論文可推薦到期刊發布!
![]() |
專注于礦石、金屬和礦產品的制備、分離、提取和純化的科學、工程和經濟方面,涵蓋物理和化學方法。該期刊還強調基礎研究和對這些過程機制的深入理解,旨在提高對高效技術的理解和發展。期刊還涉及新工藝的實驗室開發以及對實驗室規模研究的工業意義的討論。礦物加工和萃取冶金原則在廢物處理中的應用、材料回收以及可持續性和循環經濟原則的整合也是研究重點。 檢索: Clarivate Analytics: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EBSCO Scopus |
【參會方式】
所有參會人員均可申請報告或海報展示,可開具證明
1. 聽眾參會:不投稿僅參會聽會,無任何展示;
2. 口頭報告:演講10-15分鐘,需提前準備演講PPT;
3. 海報展示:報名時,需提供一份A1豎版尺寸的彩色電子版的海報(JPG格式);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