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控制工程與機器人技術國際研討會(ISCER 2025),由南方科技大學主辦,將于2025年6月23日至25日在深圳舉行。控制工程的研究與進步對現代工業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還可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檢測的準確性。在萬物互聯的當今社會,機器人技術幾乎在所有可以想象到的行業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毫無疑問,控制工程和機器人技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ISCER 2025大會將繼續聚焦于控制工程、機器人、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旨在為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技術研發人員提供一個平臺來分享科研成果,了解學術發展趨勢,拓寬研究思路,加強學術研究和討論,促進學術成果產業化合作。組委會誠摯邀請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企業及其他相關人員的專家學者前來投稿參會!
【會議亮點】
雙一流高校-南方科技大學主辦,Leeds Trinity University協辦
SPIE獨立出版-EI列表刊物-EI檢索穩定!往屆均已被EI檢索,快至見刊后1個月EI檢索!!!
高錄用,穩檢索 | 多屆數、會議歷史好、EI穩定檢索有保障,支持職業晉升/畢業需求
投稿領域廣泛 | 控制工程、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自動化系統相關稿件均建議投稿!
全文發表流程簡明| 投稿→三輪審稿(返修)→錄用→繳費→【注冊參會】→見刊→紙質論文集→EI檢索
大會官網:https://www.iscer.net【參會投稿】
截稿時間:見官網(先投稿·先送審·先發錄用)
檢索類型:EI、SCOPUS
ISCER 2024會議成功收錄來自以下單位(部分展示,包含高校、研究所、企業單位等,排名不分先后)均穩定EI檢索!
【會議委員會】
【榮譽主席】
戴建生,講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ASME Fellow、南方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
【大會主席】
馬永勝,教授,南方科技大學
林志赟,教授,南方科技大學(IEEE Fellow, IET Fellow, AAIA Fellow)
【組織委員會主席】
楊秦敏,教授,浙江大學(IEEE高級會員)
【技術程序委員會主席】
陳小奇,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新西蘭工程院院士)
張冬至,教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技術程序委員會副主席】
Prof. Dr. David Bassir, Université de Technologie de Belfort-Montbéliard, France
Assoc. Prof. Dr. Ming Xi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出版主席】
Prof. Dr. Mehran Emadi Andani, University of Verona, Verona, Italy (IEEE Senior Member)
孟文超,教授,浙江大學(IEEE高級會員)
【主講嘉賓】
|
于長斌,講席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澳洲工程院(IEAust) Fellow) 校(院)講席教授、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山東省智能診斷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副理事長;醫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創院院長(2020-2024), 山東省未來醫學人工智能技術學院,申報負責人(2024.02獲批立項)。 曾任澳洲國立大學終身教授,科廷大學冠名講席教授, 澳洲工程院(IEAust) Fellow。目前在智能醫學與數字健康領域的基礎科學和關鍵技術方面開展前沿探索性研究。在人工智能、控制與機器人、數字醫學等領域的重要期刊發表SCI論文90余篇,其中45篇發表在行業頂級期刊Automatica和IEEE會刊如TNNLS/TAC/TRO等;已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含重點類項目2項),海外國家級基金10余項,獲得過國際和國家級學術科技獎勵近10項;取得發明專利10余項;作為唯一華人學者獲得2019年澳大利亞科學院-國家級學術榮譽獎勵:約翰-布克獎章(AAS John Booker Medal)。 研究方向:質譜大數據,多模態診斷算法,類腦智能與機器人系統。 |
|
秦家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目前擔任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智能控制與系統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仿真學會“智能物聯系統建模與仿真專委會”副主任委員;IEEE信息物理系統技術委員會委員、IEEE工業電子學會“Data Driven Control and Monitoring”和“Industrial Cyber-Physical Systems”技術委員會委員、IEEE系統、人與控制論學會“Bio-mechatronics and Bio-robotics Systems”技術委員會委員,以及IEEE TIE、IEEE TII、IEEE TCNS、《自動化學報》、《智能科學與技術學報》等期刊和IEEE控制系統學會會議編委會編委。主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創新人才引進計劃青年項目、中德合作交流項目、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課題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余項。出版Springer英文專著兩部;第一/通訊作者發表錄用Automatica、IEEE Trans.匯刊、IEEE RA-L論文80余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30余項。 |
|
孟偉,廣東工業大學(青千) 孟偉,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青年高層次人才。博士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回國前任職于新加坡國立大學淡馬錫實驗室。從2018年1月至今受聘為廣東工業大學百人 計劃特聘教授,廣東省高等學校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青年珠江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無人自主系統,包括小型/大型無人機控制理論及應用、無人駕駛技術、UWB相對定位及群體協同理論及應用、視覺檢測及跟蹤、數字孿生等。至今發表論文8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重點項目)、青年基金等項目。擔任國際期刊Unmanned Systems 副主編,IEEE多機器人系統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協會理事,廣東省精準醫療學會醫工分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等。 |
|
陳劍,南方科技大學(青千) 陳劍,南方科技大學系統設計與智能制造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委會委員、車輛控制與智能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機器人智能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空天委員會常務委員。2005年獲克萊姆森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博士學位。2006至2008年在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2008 年加入美國 IdaTech 公司從事燃料電池系統研發,2012 年加入美國 Proterra 公司從事美國國家燃料電池公交車控制系統設計及測試。2012年入選第八批國家*****-青年*****項目,2013年入選浙江省特聘專家。2013年回國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部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各一項。出版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英文學術專著一部、鋰電池管理系統英文學術專著兩部、系統與控制百科全書(英文版)章節1章、《智能控制》教材中《智能汽車》章節1章,發表了包括IJRR、TRO、TAC、Automatica等機器人或控制領域以及Applied Energy、JPS、RSER等能源領域頂級期刊在內的170余篇SCI/EI學術論文,以第一發明人授權中國發明專利35項、美國專利2項。 |
更多嘉賓持續邀請中.....
【征稿主題】敬請留意截稿時間,有畢業/評職稱需求者,歡迎盡早投稿,早投早審核
(1)控制工程 | (2)機器人技術 |
智能控制 無人系統控制 集成控制系統 機器視覺與工業自動化 激光加工的動態控制優化 網絡化控制系統與遠程操作 人機交互與協同控制 故障檢測與診斷 動態系統與網絡控制 傳感器與執行器技術 光學傳感/控制 光纖傳感與智能工業監測 智能交通控制系統 實時監測與仿真 無人機集群協調中的光通信 智能電網控制的光通信 微納機器人控制技術 智能在線監測技術 更多相關主題...... |
智能光學傳感用于機器人控制 機器人視覺與環境感知技術 機器人中的光學導航 運動規劃與路徑優化 仿生光學感知與運動 多機器人系統的協同控制 機器人與自動化技術 機器學習在機器人控制中的應用 無人機與自主移動機器人系統 工業自動化中的機器人應用 機器人技術與物聯網的融合 人工智能驅動的自主系統 虛擬仿真與增強現實在機器人中的應用 運動控制中的非線性系統與魯棒控制 更多相關主題...... |
【論文出版】
所有的投稿經過嚴格的審稿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由EI系列刊物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ISSN: 0277-786X)出版,出版后將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檢索。(EI檢索非常穩定)
-往屆會議論文集都已成功見刊檢索!(更多詳情可查看會議官網)
【參會說明】
1、會議參會類型:(1)口頭報告 (2)海報展示 (3)聽眾參會
2、口頭報告:請通過參會報名系統報名,并提交報告的題目和摘要進行審核,口頭報告提交的摘要不提交出版。
3、海報展示:請先按照要求制作海報(A1尺寸,豎版,JPG),然后通過參會報名系統報名,報名時請提交做好的海報。
4、聽眾參會:請點擊【參會報名】系統報名,無需提供論文摘要和海報等材料。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