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智慧交通和低空經濟發展迅速,智能化、信息化的交通運輸體系的完善和低空運輸技術的發展為城市出行提供更多的選擇。
2025年智慧交通與低空運輸國際學術會議(ITLAT 2025)將由南通理工學院主辦,南通理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承辦,淮陰工學院、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協辦,于2025年6月20-22日在江蘇省南通市南通理工學院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議將為專注于該研究領域的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和產業界優秀人才提供一個交流新想法、展示研究成果的國際化多學科交叉融合平臺,探討智慧交通、低空運輸等領域在理論、技術與應用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展示最新成果,大會誠邀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及其他相關人員參會交流。敬請關注ITLAT 2025官方網站獲取最新會議動態、注冊信息及投稿指南。期待在南通與您相見,共襄學術盛舉!
2025年智慧交通與低空運輸國際學術會議(ITLAT 2025)
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Low Altitude Transportation
2025年6月20-22日,中國·江蘇·南通
大會官網:www.itlat.org【參會投稿】
截稿時間:見官網
出版檢索:SAE出版,提交EI、Scoups等數據庫
主辦單位:南通理工學院
承辦單位:南通理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
協辦單位:淮陰工學院、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會議嘉賓】
大會主席 | 大會副主席 | |
程純 校長/教授 南通理工學院 江蘇省人 大常委會委員 江蘇省科協常委 |
趙志國 教授 淮陰工學院 交通工程學院院長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動力學分會委員 |
Leong Lee Vien 副教授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馬來西亞工程師學會企業會員 東南亞道路工程協會終身會員 |
學術委員會主席 | 學術委員會副主席 |
||
李舜酩 教授 南通理工學院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微弱電信號精密檢測及高速數據處理技術”首席科學家 |
江星星 教授 蘇州大學 斯坦福大學與Elsevier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2021年起) |
曹淑超 副教授 江蘇大學 交通工程系黨支部書記 世界交通運輸大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
吳鼎新 副教授 淮陰工學院 科學技術處副處長 中國交通教育優秀中青年教師 |
組織委員會主席 | 組織委員會副主席 |
||
徐海寧 副校長/研究員 南通理工學院 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
范欽滿 教授 南通理工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院長 |
朱勝雪 教授 淮陰工學院 交通學院副院長 |
Mohd Rodzi Ismail 副教授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
出版主席 | |
Grzegorz Sierpiński 教授 波蘭西里西亞科技大學 波蘭科學院交通委員會交通控制科成員(2020-2023) |
Mir Shabbar Ali 教授 巴基斯坦賽義德爵士工程與技術大學 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院長 |
【主講嘉賓】
報告嘉賓 |
|
|
Leong Lee Vien 副教授,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簡介:Leong Lee Vien副教授是馬來西亞理科大學(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USM)住房、建筑與規劃學院的專職學者,自2004年起擔任土木工程系講師,并于2012年晉升為副教授。她持有馬來西亞工程師協會(BEM)頒發的專業工程師執業證書,同時是馬來西亞工程師學會(IEM)企業會員、馬來西亞道路工程協會(REAM)及東南亞道路工程協會(REAAA)終身會員。在交通工程領域,梁副教授深耕多年,主持或參與了超過100項交通咨詢項目。 研究領域:公路容量研究、交通影響評估(TIA)、摩托車駕駛行為、交通需求建模、出行生成與交通工程等 |
|
曹淑超 副教授,江蘇大學 簡介:曹淑超,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為江蘇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副教授,交通工程系黨支部書記、系副主任,主要從事智慧應急交通、突發事件應急疏散方面的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身份在國內外期刊發表高水平SCI及核心期刊論文40余篇,參與出版專著4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4項,獲批省部級高水平咨政報告2篇,主持江蘇省“雙創博士”項目、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與面上項目。 研究領域:交通流實驗與建模、智慧應急交通、突發事件應急疏散等 |
|
鄭振杰 助理教授,香港理工大學 簡介:鄭振杰,清華大學博士,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Mobility AI Lab 研究員。鄭教授在智能交通、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安全與應急管理等研究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已發表12篇SCI/SSCI期刊論文,其中9篇發表于中 科院一區Top期刊,包括Transportation Scienc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C期刊,以及高影響力期刊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Transportmetrica A等。他的研究涵蓋智能交通監測、非經常性交通擁堵建模、基于AI的交通信號優化、無人機交通監測等多個方向,推動了智能交通管理的理論與應用發展。 研究領域:智能交通管理中的機器學習、基于 AI 的網絡級交通狀態估計、數據驅動的城市突發事件檢測與管理、物聯網 (IoT) 賦能的智能交通控制等 |
【征稿主題】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主題:
智慧交通 |
低空運輸 |
電動與混合動力系統 智能交通系統 自動駕駛技術 多傳感器數據融合 人機交互 智能車輛 智能控制 車路云協同 模態轉換與綜合運輸 智能車輛與車聯網 車輛控制系統 車輛安全系統 人工交通系統 空中、道路、軌道交通管理 汽車控制與機電一體化 導航系統 交通網絡建模 智能汽車與立體交通 智能網聯交通導航與定位技術 多模式智能網聯交通系統規劃與設計 自動駕駛通用測試場景生成與泛化技術 光通信技術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 光學傳感技術在交通數據采集與監測中的應用 高速鐵路規劃、建設和運營 多功能橋梁設計 多式聯運與橋梁 港口/水路/內陸航運和船舶交通 |
低空飛行 航空器飛行動力學與控制 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 VTOL的飛行控制與導航 自主導航算法 慣性導航系統 航空航天導航 實時導航技術 飛行器自主控制 飛行器動力系統安全與適航 飛行器系統工程與可靠性 軌跡優化與生成 無人駕駛飛行器 無人機技術 先進無人機系統設計技術 飛行控制算法 無人機航行控制 城市空中交通(UAM) 傳感器與監測技術 低空飛行動力系統與安全 低空飛行控制與多機協同 低空飛行器適航與運維管控 低空飛行器能源與動力系統 智能感知 定位與低空通信 |
【EI會議論文出版】
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是美國及世界汽車工業(包括航空和海洋)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團體,也是世界上汽車、海洋和航空/航天運輸機械技術信息的資源之一。每年都推出大量的標準資料、技術報告、參數(工具)書籍和特別出版物,建有龐大的數據庫。
本會議投稿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嚴格審核之后,符合出版社征稿要求的論文將提交至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旗下出版物出版,見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EI Compendex、Scopus等數據庫檢索。
投稿須知
◆論文不得少于6頁。會議論文模板→ 下載
◆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中→英翻譯,請將稿件投至【艾思編譯】平臺進行翻譯;
◆大致流程:投稿→審稿返修→錄用→繳費→【注冊參會】→見刊→紙質論文集→檢索;
【參會方式】
1、作者參會:一篇錄用文章提供一名作者免費參會名額;
2、主講嘉賓:申請主題演講,由組委會審核;
3、口頭演講:申請口頭報告,時間為15分鐘;
4、海報展示:申請海報展示,A1尺寸,統一由組委會打印;
5、聽眾參會:不投稿僅參會,也可申請演講及展示;
6、企業贊助:開放展位、展架展示、資料裝袋、宣傳片播放、技術報告等多種企業參與形式,請詳詢秘書處。
◆ 涵蓋不同類型多學科期刊論文發表,為您提供多樣化的論文投稿支持發表服務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