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北大核心期刊,審稿快,錄用快!《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86年,是由華東理工大學主辦的本社科類學術刊物,面向海內外公開發行,目前已和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全國三百多所院校的文科版學報成為長期性的交流刊物。依托學校優勢學科、以特色欄目為支撐的學術期刊。既注重基礎理論的探討,又提倡理論的應用研究。既注重全球化知識的傳播,又倡導中國經驗。
(2024版)復合影響因子:3.382
(2024版)綜合影響因子:1.589
核心期刊認證:
北大核心(2023年版)
CSSCI擴展版(2023-2024)
AMI核心(2022版)
RCCSE(A-)(2020第六版)
數據庫收錄:
中國知網(CNKI)全文收錄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收錄
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臺收錄
超星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
中國人文社科引文數據庫(CHSSCD)來源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CSTPOD)收錄
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2021年入選)
收稿范圍:社會工作、社會學、治理前沿、社科前沿、政策研究等
投稿經驗
一、發表在這個刊物的第二篇論文了,這次審稿時間比較長,有兩個月。該刊物在社會工作領域很有影響力。
二、這個刊物口碑還是挺好的,回復也挺快。
三、這本期刊一般沒有圖稿通知,不收取任何的版面費用,編輯部的審稿效率非常的高,態度特別的友好,而且審稿的周期短,錄用率高,期刊無任何的審稿費用,版面費用,錄用后還會有800-1200的稿酬。
投稿指南
本刊對來稿的格式要求及其他說明如下:
一、來稿須未曾在任何公開出版物或網站上發表過,字數以8000~15000字為宜,并附帶中文摘要(300~400字)、中文關鍵詞(3個以上)、英文題目、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等)。基金項目類文章務請注明項目名稱和編號。
二、本刊注解采用腳注(頁下注),不用夾注,用阿拉伯圈碼數字(①②③……)統一編碼,編碼置于引文右上角。文末不列參考文獻,具體格式舉例如下。
1.中文標注(1)著作:作者/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張仲禮:《中國紳士》,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頁。
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5頁。
(2)期刊、報紙:作者/篇名/報刊名/年期或出版日期
俞宣孟:《論中國哲學形而上學的精神》,《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3)析出文獻:作者/析出篇名/文集編者/文集題名/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陳耀庭:《宗教》,載陳伯海主編《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9頁。
2.外文標注
(1)著作:作者/書名(主體詞首字母大寫)/出版地點及出版機構/出版時間/頁碼。
Stephen V.Ward, Selling Plcae: The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of Twons and Cities, 1850-2000.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 Press, 1998, p.92.
(2)期刊、報紙:作者,文章名,報刊名,卷期號,出版時間,頁碼。
Gar Jefferson, Thomas Rawski,“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s industr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01.4, No.2,1994, pp.47-70.
三、投稿網址:http://www.hdlgdxxbskb.cn/
四、本刊有權對來稿做文字性刪改,有特殊要求者請在來稿時注明。
五、本刊堅持擇優錄用的用稿原則,不收版面費;稿件如被采用,即付稿酬并贈送樣刊。作者在發出稿件后的三個月內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
艾思科藍SCI論文發表無憂服務
稿件出版評估、目標期刊篩選與分析
編輯評審報告
期刊專家快速預審
稿件權威查重、標準語言校對
協助投稿信、Word格式論文排版及投稿支持
稿件狀態跟進、同行回復信審查
拒稿咨詢、原因分析
返修支持、質量把關
出版校對
期刊詳情、投稿指南、刊物匹配
可獲得限時“0元初步評估匹配”服務
SCI論文發表無憂
全程無憂服務:從論文修改到投稿全方位支持,保姆級服務全程護航,直到您的論文成功發表。
海量期刊資源:擁有3000+國際知名期刊資源,覆蓋廣泛的學科領域,擁有高效的審稿流程和快速的出版周期,提高發表效率。
資深專家團隊:資深專家深度評審,提供詳盡的改進方案,更有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重要成員精確指導,減少后顧之憂。
堅守學術規范:艾思科藍作為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會員,將堅持以“合法、誠信、透明、善意”原則為服務準則,發揮專業化優勢,為研究人員提供優質的互聯網學術服務。
適合人群
學術科研人員:特別是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的碩博同學,講師及初級研究員、工程師等。
初次投稿SCI的小伙伴:剛進入學術領域的小伙伴,你們可能對SCI投稿流程、期刊要求不熟悉,需要專業的支持和指導。
多次投稿失利的小伙伴:一些資深科研小伙伴雖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經驗,但可能因文章質量或投稿策略問題,導致投稿的錄用率較低。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