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我國光電科學與材料領域綠色、規范、持續、健康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和產學研相結合,了解相關重大關鍵性理論和技術難題。由安徽省紅外與低溫等離子體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先進光電探測與末端防御技術重點實驗室、電磁空間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電子制約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電磁環境智能感知與調控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第七屆光電科學與材料國際學術會議 (ICOSM 2025)”將于2025年9月5-7日中國合肥召開。
會議主要圍繞“光電技術應用”“光電科學材料”“光電信號處理”“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與應用” “激光技術與應用”“材料科學”等研究領域展開討論。旨在為光電學、電子工程學等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技術研發人員提供一個交流平臺。拓展國內外光電科學與材料技術方面的研究范圍,加強高校、科研院所、學會及相關行業的溝通和交流,促進產業整體水平提升,切實解決當前領域內關注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歡迎各位領域內專家學者投稿參會!
【會議亮點】
1、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連續6屆穩定EI檢索,往屆見刊后1-2個月左右實現EI檢索!
2、高錄用,對學生黨友好,優質會議!易中稿!
3、SPIE出版、延續往屆出版社,見刊檢索有保障!
2025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oelectronic Science and Materials
2025年9月5-7日,中國-合肥
大會官網:www.icosm.org【參會投稿】
收錄檢索:EI Compendex,Scopus
【主辦單位】安徽省電磁環境智能感知與調控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先進光電探測與末端防御技術重點實驗室、電磁空間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電子制約技術重點實驗室
【協辦單位】AEIC學術交流中心
往屆均穩定EI、Scopus雙檢索,2024年第六屆已見刊檢索!!!
![]() |
![]() |
連續6年EI檢索,穩定且快速,見刊后均1-3個月內檢索,請放心投稿!
會議 | 時間 | EI檢索周期(見刊-檢索) |
第六屆 | 2024.9 | 3個月! |
第五屆 | 2023.9 | 1個月! |
第四屆 | 2022.9 | 1.5個月! |
第三屆 | 2021.9 | 2個月! |
第二屆 | 2020.9 | 1.5個月! |
第一屆 | 2019.9 | 1.5個月! |
【大會組委】
【大會主席】
胡以華 教授,國防科技大學,中國光學學會會士,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兼職副主席
王 沛 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與光學工程系副主任,安徽省光學學會理事會理事、副秘書長
關松 研究員,電磁空間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
【技術委員會主席】
李 垚 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家“萬人 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王 峰 教授,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
劉彤宇 研究員,電磁空間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
【出版主席】
路 遠 教授,安徽省紅外與低溫等離子體重點實驗室
鄒崇文 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領軍人才特聘教授
王永紅 教授,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第八批“115”企業技術創新團隊學術/技術帶頭人
【組織委員會主席】
時家明 教授,國防科技大學
張悅玲 高級工程師,電磁空間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
【征稿主題】
光電科學 |
紅外技術與紅外信息處理;光學信息處理技術及應用;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等離子體技術;激光技術及應用;光學科學;幾何光學;波動光學;量子光學;晶體光學及超材料;電磁波;非成像光學;非線性光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新材料;粘接材料;非晶/晶體材料;非晶磁性材料;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及其應用;導電性材料;催化陶瓷材料;吸收材料;陶瓷材料;化工材料;化學合成材料;涂層材料;膠體與材料科學;復合材料科學與應用;復合材料計算機輔助材料設計; |
【論文出版】
本會議所有的投稿都必須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審稿,經過嚴格的審稿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由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ISSN: 0277-786X) 出版,出版后提交 EI Compendex, Scopus檢索,目前該出版社檢索穩定。
【投稿說明】
1、文章不得少于4頁,須先按照【論文模板】進行格式調整,之后點擊【在線投稿】完成全英文投稿
2、論文必須是英文稿件,如需中→英翻譯,請將稿件投至【艾思編譯】平臺進行翻譯。
3、推薦作者使用 【iThenticate限時優惠】全文查重,以出版社標準執行;
5、一篇錄用文章允許一名作者免費參會 | 口頭報告、海報展示、聽眾參會【參會報名】
6、所有參會人員均可申請報告或海報展示,可開具證明
【論文發表支持服務】涵蓋不同類型多學科期刊論文發表,為您提供多樣化的論文投稿支持發表服務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