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先進電子、智能技術與計算國際學術會議(AEITC 2025)將于2025年10月10-12日在中國-武漢隆重召開,會議由武漢東湖學院主辦,武漢東湖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武漢東湖學院基礎課部共同承辦,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低緯度空間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應用實驗室、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湖北工業(yè)大學(太陽能高效利用及儲能運行控制實驗室)、武漢紡織大學(光纖激光器實驗室)聯合支持。
AEITC 2025將圍繞“先進電子、智能感知、智能計算、電子通訊”等相關最新研究領域,為來自國內外高等院校、科學研究所、企事業(yè)單位的專家、教授、學者、工程師等提供一個分享專業(yè)經驗,擴大專業(yè)網絡,面對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國際平臺,探討本領域發(fā)展所面臨的關鍵性挑戰(zhàn)問題和研究方向,以期推動該領域理論、技術在高校和企業(yè)的發(fā)展和應用,也為參會者建立業(yè)務或研究上的聯系以及尋找未來事業(yè)上的全球合作伙伴。
武漢東湖學院主辦!作重點推薦!多個教育、學術平臺認可推薦!設有學生優(yōu)惠價,對學生畢業(yè)發(fā)表友好!
2025年先進電子、智能技術與計算國際會議(AEITC 2025)
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lectronic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d Computing
2025年10月10-12日,中國-武漢東湖學院(武漢校區(qū))
大會官網:www.aeitc.org【參會投稿】
截稿時間:見官網
檢索類型:EI ,Scopus雙檢索!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武漢東湖學院
承擔單位:武漢東湖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武漢東湖學院基礎課部
支持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低緯度空間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應用實驗室、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湖北工業(yè)大學(太陽能高效利用及儲能運行控制實驗室)、武漢紡織大學(光纖激光器實驗室)
【大會組委】
大會主席 |
||
許承光 教授 武漢東湖學院副校長 |
丁鋒 教授 江南大學 |
劉嵐 教授 武漢東湖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名譽院長 |
技術委員會主席 |
|
鄭列 教授 湖北工業(yè)大學 |
趙正予 教授 武漢大學 |
出版主席 |
|||
劉智 教授 華中師范大學 |
周勤 教授 武漢紡織大學 |
方浩 副教授 武漢東湖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 |
朱興萍 副教授 武漢東湖學院 基礎課部副主任 |
組織委員會主席 |
|
魏純 教授 武漢東湖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
何文軒 教授 武漢東湖學院基礎課部副主任 |
主講嘉賓 |
|
丁鋒 教授 江南大學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
丁鋒,湖北廣水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工業(yè)大學校友,清華大學博士,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博士后、研究員,湖北省“楚天學者”講座教授、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江南大學“至善教授”。發(fā)表SCI論文428篇,被SCI期刊他引207684次,其中ESI高被引論文35篇。主持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一、二等獎7項。他提出和創(chuàng)立了輔助模型辨識思想、多新息辨識理論、遞階辨識原理、耦合辨識概念、濾波辨識理念等。出版了我國首部“系統辨識”專著《系統辨識新論》、《現代控制理論》,出版《系統辨識學術專著叢書》5部。 入選2024年全球前0.05%頂尖科學家終身成就榜、入選2014年湯森路透ESI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工程,計算機)、入選2015、2016年湯森路透和2017、2018年科睿唯安ESI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工程,數學)。 報告題目:模型與算法 |
賀章擎 教授 湖北工業(yè)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 |
賀章擎,男,教授,博士生導師,CCF容錯專委執(zhí)行委員。近年來一直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及硬件安全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余項,在IEEE JSSC、TIFS、TCAS-I、TVLSI等權威期刊上發(fā)表SCI檢索論文20余篇,授權發(fā)明專利15項。擔任TCAS-I、TVLSI等期刊的審稿人。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主編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1部。 報告題目:面向硬件系統篡改檢測的 Chip-PCB 混合型PUF |
周建國 副教授 武漢大學 |
周建國,男,1965年生,副教授。1988年在四川大學獲得計算機與自動化專業(yè)的學士學位,1991年和2013年在武漢大學獲得無線電電子學專業(yè)的碩士學位和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yè)的博士學位。是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研究興趣包括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和空間信息網絡。在SCI、EI和中文核心期刊上發(fā)表了50多篇論文。 報告題目:面向端側大語言模型的高效推理方法研究 |
黃正華 副教授 武漢工程大學 |
黃正華,副教授,博士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計算機視覺相關的科研工作,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和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作為骨干成員參與國家973基礎研究項目1項、國防軍工和橫向等多項課題(至少6項)。湖北省第八批和第十一批“博士服務團”優(yōu)秀成員,共青團湖北省委第三批“湖北省青年英才開發(fā)計劃”獲得者,中 共湖北省委人才2021年第二批中小微企業(yè)“科技副總”。近五年來以第一作者在IEEE TCSVT、IEEE TGRS、IEEE GRSL、IEEE SPL、 Neurocomputing、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及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 Control等國際權威SCI期刊發(fā)表論文30余篇,國際會議論文10余篇,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10余項。獲得ICCT 2021杰出青年學者稱號。兼任國際重要SCI期刊(如IEEE TIP、IEEE TOC、IEEE TNNLS、IEEE TGRS等)審稿專家。獲得2021中國自動化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入選2023年全球2%TOP科學家。共招收培養(yǎng)碩士生3名,每名研究生至少獲得一次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每年皆獲得學業(yè)獎學金一等獎。 報告題目:面向目標感知的Taylor展開近似的紅外與可見光圖像融合 |
【征稿主題】
先進電子與傳感 | 智能感知與圖像處理 | 智能計算 | 電子通訊 |
微納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
功能材料與器件創(chuàng)新 電子封裝與散熱技術 ... |
智能視覺系統與圖像理解
計算機視覺中的深度學習方法 智能監(jiān)控與目標識別 ... |
高性能計算與并行處理
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安全計算與隱私保護 ... |
5G/6G通信技術
光電通信與光網絡 通信網絡協議與體系 ... |
【論文出版】
本會議所有的投稿都必須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審稿,經過嚴格的審稿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遞交出版社發(fā)表,出版后由出版社提交數據庫,進行 EI Compendex, Scopus檢索。
【投稿說明】
1、投稿前請查看會議資料處的《關于學術會議投稿須知》 。
2、論文必須是英文稿件,如需中→英翻譯,請將稿件投至【艾思編譯】平臺進行翻譯。
3、作者可通過【iThenticate限時優(yōu)惠】自費查重,否則由文章重復率引起的被拒搞將由作者自行承擔責任,涉嫌抄襲的論文將不被出版;
【參會方式】
1、作者參會:一篇錄用文章允許一名作者免費參會;
2、口頭演講:申請口頭報告,ppt內容需使用全英展示,匯報語言中英皆可,時間為10-15分鐘;
3、海報展示:需提供一份A1豎版尺寸的JPG格式彩色電子版的海報;
4、聽眾參會:僅參會聽會,無任何展示,可提問交流;
SCI期刊 | 覆蓋醫(yī)學、計算機、工程技術、材料能源、人文經管等全學科 | 審稿平均兩個月,高效發(fā)表首選!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