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翟優,段飛,許玉龍,洪賽坤,呂雅麗,胡鏡清. 約束隱結構研究冠心病痰濕證的定量化辨證規則[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21,23(07):2247-2252.
背景:在使用經典隱結構建立證候的定量化辨證規則時,發現得到規則中存在主癥分值低于次癥分值的不合理情況。原因是經典隱結構模型在建立辨證規則時未考慮主癥、次癥的語義約束,從而難以得到滿足這些語義限制的定量化規則。中醫界認為,主癥是對證候辨識最重要甚至必要的癥狀,而次癥是對證候辨識有幫助但并非必要的癥狀,如何在隱結構分析過程中考慮上述約束,是我們有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嘗試使用約束隱結構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將主癥、次癥的語義作為約束條件加入隱結構分析過程,能夠得到符合主癥、次癥約束語義的模型和規則。隨后,我們使用該方法對冠心病痰濕證相關556 條無標簽數據進行約束隱結構分析,并將得到規則與經典隱結構辨證規則、中醫界定性辨證規則對比,結果驗證了得到定量化規則的正確性和約束隱結構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摘要: 目前在中醫界已發布的冠心病痰濕證辨證標準是以主癥、次癥形式定性地給出,存在主觀性較強的問題。本文引入約束隱結構分析,該方法將主癥、次癥的語義作為約束條件加入隱結構分析過程,得到含有主癥、次癥語義約束的定量化中醫證候辨證規則。使用該方法對冠心病痰濕證患者556條無標簽數據的分析,得到其約束隱結構模型,最后建立定量化痰濕證辨證規則,舌胖邊有齒痕(3.16)、苔膩(3.12)、苔白滑(4.72)、胸悶(1.73)、脈濡或滑(6.04);次癥:肢體困重(0.48)、口黏(0.63)、體胖(0.49)、大便粘滯(1.38)、脘腹痞滿(0.97)、面色晦濁(0.79)、嗜睡(1.18)、納差(1.07)。與經典隱結構模型得到規則和中醫界已發布的定性化辨證規則相比,約束隱結構得到的規則客觀性強,具有可重復性。在證候類大小、規則的量化合理度上較好地反映了主癥、次癥的特點,得到的規則切合中醫實際,為冠心病痰濕證辨證標準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幫助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