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走進高校系列活動暨廣東省石化裝備故障診斷重點實驗室2017年夏季報告會
時間:2017年6月24日
地點: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圖書館報告二廳
主題:災害處理
(受邀主講人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1. 陳學斌
(1)嘉賓簡介
陳學斌,博士,教授,華北理工大學數據科學實驗中心主任,唐山市數據科學實驗中心主任,河北省數據科學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主要從事物聯網、大數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CCF計算機應用專委秘書長,CCF高性能計算專委委員,中國健康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理事,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 “數據科學家”。工信部特聘專家,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科技部重點項目評審專家。擔任《計算機應用》等多家學術期刊論文評審專家,2014中國計算機應用大會、2016中國計算機應用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國際青年計算機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持和參與國家、省市各級橫向課題等5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軟件著作權登記30余項,科技進步獎3項。
(2)報告題目
物聯網與農業大數據
(3)報告摘要
近年來,云計算、物聯網、大量社交網絡的興起使我們社會的數據種類和數量都呈井噴式增長,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農業物聯網等應用使農業產業發展中的應用日漸深入,農業數據也呈現海量爆發趨勢,跨步邁入了大數據時代,在大數據背景下,大數據分析也為農業信息化提供了技術支持,給農產品監測預警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農產品監測預警工作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研究對象和內容更加細化、數據獲取技術更加便捷、信息處理技術更加智能、信息表達和服務技術更加精準。本次報告將就物聯網、農業大數據在農產品種植過程監測技術的一些研究進行分享。
2. 韓光潔
(1)嘉賓簡介
韓光潔,教授,博士,日本大阪大學訪問學者,韓國全南國立大學博士后研究員。現任河海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院長助理,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研究所副所長,常州市傳感網與環境感知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物聯網專委會委員和計算機應用專委會常務委員。長期從事傳感器網絡、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綠色計算及普適計算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來在IEEE COMST, IEEE TMC, IEEE TIE, IEEE TII, IEEE TETC,IEEE TCC,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Communications和IEEE TPDS等國際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SCI/EI檢索論文230余篇, SCI期刊論文1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信作者100篇, ESI高被引論文8篇, ESI熱點論文1篇),到目前為止Google Scholar他引次數超過2045次,H-index為22,已出版專著3部。主持和參與包括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40余項科研項目,其中國家級/省部級以上項目共20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0項(已授權39項,轉讓7項),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目前任15種國際期刊(其中包括IEEE Communications,IEEE Network,IEEE Sensors,IEEE ACCESS等SCI期刊8種)編委或客座主編。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省雙創人才計劃(企業副總)。
(2)報告題目
面向災害管理的WSNs中基于正三邊形移動節點輔助定位算法的研究
(3)報告摘要
在災難管理階段,如果缺少所救援人員的精確位置信息,大量的后期救援服務無法有效展開。本研究中,利用WSNs中的移動節點輔助定位方法對人員進行精確定位是解決該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結合災害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種基于正三角形的移動信標輔助定位算法(LMAT)和SCAN的SLMAT路徑規劃算法,該算法中移動節點在啟動、轉彎、正常行進過程中所消耗能量是不同的。仿真結果表明所提出SLMAT算法的性能優于傳統的路徑規劃算法。
3. 牛建偉
(1) 嘉賓簡介
牛建偉,男,博士,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優秀科技教師,全國計算機專業教指委成員,軍委科技委專家成員,自然科學基金會評專家成員,國家級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承擔本科生“計算機組成原理”和研究生“嵌入式系統”等課程。2002年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學位,入選教育部2009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0.1-2011.2年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做訪問學者。獲得2012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目前擔任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理事,是IEEE Senior Member、計算機學會開放式并行與分布計算專委會、無線傳感器網絡專委會委員、YOCSEF委員。是IEEE CSCloud 2016, IEEE ATC 2015,ComComAP 2014大會聯合主席,Infocom 2014 DySon Workshop Co-Chairs,CPSCOM 2013 聯合執行主席,IEEE SEC 2008 PC Co-Chairs,是Infocom、Percom、ICC、WCNC、Globecom和LCN等十余個國際會議的TPC成員。是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MON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 Ho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和多個Special Issue的editor。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核高基項目、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863計劃等研究課題20余項。在移動計算研究領域,多項科研成果已轉化為諾基亞公司產品,2009年獲得諾基亞創新貢獻獎。在IEEE TPDS、IJHCS、TECS、TII、Infocom、ACM Multimedia、ACM SIGCHI、Sensys等國內外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曾獲得ESI高被引論文4篇,獲得2015年Q1期刊JNCA年度Best Paper,IEEE ICC 2013、IEEE WCNC 2013、IEEE ICACT 2013、IEEE GreenCom 2010和CWS 2014、CWSN2013和CWSN 2012最佳論文,2013年獲得北航最佳優秀會議論文,出版學術著作1部,申請發明專利30多項(已授權22項),獲批軟件著作權15項已培養研究生20余名,其中7名研究生獲得學校或學院優秀碩士畢業論文。近年來的研究方向是:(1)嵌入式與移動計算;(2)數字圖像分析與處理。
(2) 報告題目
基于智能設備的家庭活動檢測系統
(3) 報告摘要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加,人們越來越少地關注自身的健康,經常忽略了與家人正常的溝通和交流。老人的孤獨感和以及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兒童的肥胖、青年人的抑郁癥、中年人的糖尿病、和老年人的癡呆癥)已經變得更加普遍。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基于智能設備的家庭活動檢測系統SmartBuddy,可以實時檢測人們的家庭活動,激勵用戶去做適當的體育鍛煉,同時與家人進行更好的溝通交流,保持他們的身心健康。具體來說,SmartBuddy首先使用智能手機和蘋果手表的內置傳感器獲得傳感數據,例如采用內置加速度計獲取用戶的腳步頻率,采用麥克風獲取用戶周圍的環境聲音數據,利用蘋果手表的心率監測儀獲取用戶的實時心率值等等。其次,SmartBuddy可以根據監測到的數據值,利用改進的AdaBoost算法準確地檢測家庭活動的類型,包括用餐的開始時間與持續時間,做飯,看電視,交談等等事件。最后,SmartBuddy提出一種個性化的方案來建議用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同時加強與家人的溝通。我們已經在Android平臺上實現了SmartBuddy系統,實驗結果表明, SmartBuddy系統的用戶體驗較好,能夠準確檢測出家庭活動的類型。
4. 王雷
(1) 嘉賓簡介
王雷,博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物聯網,無線網絡,網絡安全等。分別于1995年,1998年,2001年在天津大學獲得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工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漢城國立大學博士后(2006)及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2007)博士后。曾就職于國際知名研究機構貝爾實驗室中國研究院(2001-2004)和三星研究院(韓國)(2004-2006)。已發表論文70余篇,包括INFOCOM等高水平論文,累計引用已超過1100余次。IEEE計算機學會及通信學會會員和ACM Professional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無線傳感器網絡專委會委員。
(2) 報告題目
基于聲源定位的災害預警輔助技術
(3) 報告摘要
災害預警已引起各國政府對公共場所安全防護的極大重視,災害環境下異常聲音定位作為視頻監控系統前端引導,可有效提高災害預防系統對于災害事件的反應速度。基于聲傳感器網絡(Acoustic Sensor Network, ASN)定位方法對異常聲音定位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以雙麥克風智能手機為節點構建傳感器網絡,研究具有容錯機制的魯棒性聲源定位方法,可以為建立有效的災害預警系統提供技術支持。
5. 張彥
(1)嘉賓簡介
張彥,現任挪威奧斯陸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全職終身正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電子電器工程博士學位。近期主要研究方向為下一代通信網絡和綠色智能物聯網等。在相關領域,發表了200余篇權威期刊與國際會議學術論文。所發表的論文中包括五篇文章被Web of Science評為ESI高被引論文。于2016年被評為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并被評為IEEE VTS學會杰出演講者。同時擔任IEEE綠色通信與計算技術委員會副主席;以及智能電網分委會主席。張彥教授現任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的副編輯; IEEE Transactions on Gree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的編輯;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的編輯;IEEE Internet of Things的編輯;以及 IEEE ACCESS的副編輯。多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的技術委員會主席或分會主席,如IEEE Globecom 2017、IEEE VTC-Spring 2017、IEEE PIMRC 2016、IEEE CloudCom 2016/2015、IEEE SmartGridComm 2015等。
(2)報告題目
魯棒智能能源網絡
(4) 報告摘要
智能能源網絡是一種新興的通信和網絡模式,利用雙向通信結構密切監測并可靠地支持智能電網的運行。可靠性是智能電網的關鍵要求之一,同時也是挑戰。本次報告將主要介紹近期對可靠的智能能源網絡的先進通信,控制和優化技術的研究。 我們還提出了可靠性方面的新挑戰,包括虛假價格信息,物理基礎設施故障,預測以及廣泛涉及電動汽車行業。
6. 周長兵
(1)嘉賓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國國立電信學院南巴黎分校計算機系客座副教授,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客座教授。曾在法國國立電信大學南巴黎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畢業于愛爾蘭DERI研究所。曾在朗訊科技貝爾實驗室(北京)工作過五年,擔任高級研究員職位和項目負責人的職位;曾在華為公司北京研究所工作過一年,擔任軟件工程師的職位。已發表國際學術論文100余篇。
(2)報告題目
混合稀疏無線傳感器網絡中連續對象灌裝感應孔的邊界檢測機制
(3)報告摘要
如今,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處理智能應用時能夠有效的處理信息。無線傳感器網絡(WSN),作為物理環境和物聯網之間重要接口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應用。作為WSN的一種重要應用,連續對象的邊界檢測在工業中很受歡迎。然而,傳統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用于監測連續對象的泄漏,需要對其長期維護是非常昂貴的。因此,我們使用稀疏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稀疏網絡的不準確在連續對象的信息用于為人們安排撤退路徑時是一個大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提出了使用混合網絡來解決準確性和維護成本的機制。在網絡開始工作之前使用Voronoi圖來檢測感應孔。在靜態傳感器節點得到有毒空氣的值之后,該機制可以計算出靜態傳感器網絡中高度變化的位置,并給感應孔賦權值。因此,通過空間和數據變化因子選擇感應孔,并被排列在移動傳感器節點的目標節點列表中。最后,最優路徑將考慮移動傳感器的距離和優先級。實驗結果表明,最優靜態節點數量取決于感應半徑和面積大小,并且能夠降低靜態網絡的能耗。
組織者:舒磊
個人簡介
舒磊,英國林肯大學,林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應用專委會副主任。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特聘教授、學科帶頭人,廣東省石化裝備故障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茂名市工業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揚帆計劃拔尖人才。曾在2013年6月,受到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邀請擔任終身教授職位。目前任國際期刊《EAI Endorsed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主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Systems Journal》、《IEEE Access》、《ACM Wireless Networks》、《Sensors》等期刊編委。在愛爾蘭國立高威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日本大阪大學獲得博士后研究經歷。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傳感器網絡。目前在該領域發表論文350多篇,其中超過50篇發表在各類頂級IEEE期刊上(如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等)。論文累計他引超過4200次,H-index值33,i10-index值108。2010年獲得Globecom最優論文獎,2013年獲得ICC最優論文獎。2014年獲得CCF計算機應用專委會特別貢獻獎。在超過50個各類國際會議中擔任各類主席,例如Chinacom 2014、Qshine 2015、Healthcom 2017、Collaboratecom 2017、Mobiquitous 2018的會議主席,InisCom 2015、 Chinacom 2017,中國計算機應用大會(NCCA 2015、NCCA 2016)等的程序委員會主席。在超過150個國際會議中擔任評委,例如ICDCS、DCOSS、MASS、ICC、Globecom、ICCCN、WCNC、ISC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