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色欲四季,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面向6G的可見光通信”專題征文通知
來源: 馬帥/
鵬城實驗室,南方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招聘AI賦能通信方向博士后/博士生
3738
0
0
2021-07-09
“面向6G的可見光通信”專題征文通知

 

隨著無線通信用戶數量的急劇增長,無線頻譜資源短缺與通信業務量增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雖然人們嘗試從物理層傳輸、資源分配以及網絡規劃等各個層面來提高無線頻譜資源的利用率,但無線頻譜資源的緊張仍未得到有效緩解。未來無線通信在引入更多無線先進傳輸技術的同時,也期待著尋求新的可用頻譜資源。在這種背景下,可見光通信應運而生。可見光通信是一種利用400~800THz頻段的新型無線通信方式,具有頻譜豐富且無需授權、傳輸速率高、綠色節能、不受電磁干擾等優勢,將在未來無線通信網絡中擔任重要角色。由于可見光通信的特殊性,傳統無線射頻通信的分析結果并不能直接應用在可見光通信中。2021年6月6日,中國信通院IMT-2030(6G)推進組發布《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將可見光通信列為了6G潛在的關鍵技術。面向6G的發展需求,可見光通信在很多方面均存在挑戰,亟需進一步深入。為展示國內在可見光通信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2021年《電子與信息學報》擬推出“面向6G的可見光通信”專題,現發布專題征文通知。

 

可見光通信.jpg

 

logo純藍色字.png
專題主編

專題主編

王金元,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

專題副主編

郭帥帥,山東大學教授

朱秉誠,東南大學副研究員

馬帥,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余禮蘇,南昌大學副教授

黃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副研究員

 

 

logo純藍色字.png
征文范圍
征文范圍包括(但不局限于):
  • 信道測量與建模;

  • 性能分析;

  • 資源分配;

  • 收發機設計;

  • 調制、編碼、檢測技術;

  • 可見光定位技術;

  • 水下可見光通信;

  • 射頻/可見光混合通信技術;

  • 物理層安全技術;

  • 通信與感知一體化技術;

  • 通信與隱蔽一體化技術;

  • 高速系統設計;

  • 可見光集成芯片設計;

  • 其他相關方向。

專題主編

 

image.png

 

王金元,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通信學會會員、中國電子學會會員、IEEE會員。研究方向為可見光通信、自由空間光通信、無人機通信等。目前擔任《電子與信息學報》青年編委,擔任國際期刊《Sensors》專題編輯,曾擔任國際會議ICFEICT 2021的workshop主席,擔任多個國際會議的技術程序委員會委員(TPC member),擔任多個國內外核心期刊的審稿人。在包括IEEE JSAC、IEEE TWC、IEEE TCOM、IEEE TVT在內的國內外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余項;申請國家專利10余項,已授權8項。

專題副主編

 

image.png

郭帥帥,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主要研究信號調制與檢測(包括可見光通信、毫米波等場景)、語義通信、智能通信與網絡等。2016年赴美國田納西大學聯合培養,2017年于山東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7-2019年在沙特國王科技大學通信理論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現受聘于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特聘教授。近五年,他主持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科技部國家國際合作重大專項、山東省重大創新工程等國家省部級項目10余項。圍繞高能效高可靠通信,他已發表包括IEEE JSAC、IEEE TWC、IEEE TCOM、IEEE TVT在內的學術論文40余篇,已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8件,獲山東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1)、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目前擔任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EEE OJVT的編委,長期為IEEE JSAC、IEEE TCOM、IEEE TWC等期刊義務審稿;曾擔任IEEE ICC、IEEE WCNC等國際會議技術委員會委員。多次受邀就其在空間調制、智能反射面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作講學報告、特邀報告等。

image.png

朱秉誠,東南大學副研究員,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研究方向為高精度無線光定位、衰落信道下的無線通信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光移動通信技術。主持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個縱向及橫向項目,參與973子課題、國家重大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基金等多個縱向項目。2015年以來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3篇,其中包括11篇IEEE Trans.和IEEE JSAC。以第一作者身份在Globecom、ICC等重要國際會議發表論文15篇,合作論文20余篇。多次獲得IEEE TCOM、IEEE CL、IEEE WCL模范審稿人。

image.png

馬帥,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可見光通信、LiFi-WiFi聚合通信、地下空間通信定位一體化等。《控制與信息技術》青年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10余項,在國內外無線通信領域期刊與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專利轉讓3項。研制高速LiFi實時上網樣機(970Mbps,泰爾實驗室鑒定)等,先后獲得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和綠色礦山產業聯盟技術研發類一等獎等。

image.png

余禮蘇,南昌大學副教授,中國通信學會江西科技志愿者分隊隊長,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IEEE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是可見光通信、B5G/6G無線通信,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物聯網,無人機。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或旗艦會議發表SCI/EI論文20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重大專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等多個國家級科研項目。曾擔任IEEE通信學會成都分會學生活動主席;擔任IEEE BigData 2021, AINIT 2021, BEEI 2020, ICCAIS2020, WCSP2019, MOBILITY 2018/2019/2020, SMARTTECH 2020等國際會議技術委員會/組委會委員(專欄/分會主席);目前受邀擔任SCI期刊Elsevier Physical Communication, Elsevie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等多個國際著名期刊編委/編輯/副主編/學術編輯/客座主編;擔任IEEE JSAC, IEEE JSTSP, IEEE TWC, IEEE TCOM, IEEE GLOBECOM, IEEE ICC等多個國際頂級期刊、旗艦會議匿名審稿人;擔任《電子與信息學報》、《電信科學》、《通信學報》、《計算機工程與應用》、《計算機科學與探索》等期刊正式外審專家。

image.png

黃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無線光通信系統的傳輸設計和無線通信網絡中的資源分配。入選2019年“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得2016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20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合作作者發表SCI期刊/EI會議論文40余篇。擔任IEEE JSAC、IEEE TCOM等10余個國際期刊的審稿人,擔任ICC、GLOBECOM等多個國際會議的TPC Member。

 

logo純藍色字.png
投稿要求

稿件類型要求:可以為綜述、論文、簡報等形式的中文稿件,篇幅不作嚴格限制。

投稿方式:登錄電子與信息學報網站 (http://jeit.ie.ac.cn/)注冊投稿。投稿時請在作者留言一欄中注明“面向6G的可見光通信”專題。

稿件格式:參照《電子與信息學報》論文模板。

截稿時間:2022年1月31日

網絡出版時間:投稿后2月左右錄用即可排版網絡首發

紙刊刊出時間:約2022年6月

學報網站http://jeit.ie.ac.cn/

論文模板

http://jeit.ie.ac.cn/news/zuozhefuwuzhongxin/00d07e7b-add3-41a1-89f3-5403ead75a10.htm


登錄用戶可以查看和發表評論, 請前往  登錄 或  注冊
SCHOLAT.com 學者網
免責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宜川县| 克拉玛依市| 正镶白旗| 元朗区| 平远县| 仙居县| 大方县| 若羌县| 福安市| 子长县| 和田市| 隆林| 宣化县| 鹤岗市| 阿城市| 枞阳县| 卢湾区| 黎城县| 玉田县| 泾川县| 扶风县| 洛隆县| 建始县| 方城县| 铁岭市| 吉木乃县| 昆明市| 湖南省| 青冈县| 兴隆县| 贵定县| 九江县| 乌兰浩特市| 铜梁县| 阜南县| 张掖市| 枣庄市| 永济市| 大邑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