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應用研究型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不少同學是基于現有的通用方法來解決某個應用領域的問題,并且主要工作都集中在實現這個方法的技術上。對于這類工作,智能算法研究中心的黃翰教授有以下幾個建議:
首先,一定要在論文以及答辯時的PPT中寫明使用現有方法解決問題時的創新點在何處。所謂的創新點,是研究上的創新點,而不是實現過程中步驟的不同。如果A方法從來沒有被應用到B問題,你的工作是把A應用到B,那么只有B是你學位所在專業領域的問題才能被接受(例如:你攻讀的是軟件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那么你將A方法應用到軟件工程領域的問題是可取的,但將A方法應用到金融領域是不可取的)。建議使用列表對采用A方法前后的效果進行對比,相關的實驗部分也需要包含與其他方法的對比實驗。
圖1 列表對比
其次,如果你覺得自己在將A方法應用到B問題時做了創新工作,建議在論文和答辯時的PPT中寫清楚這個創新工作所針對的問題和分析實現難度。你需要寫清楚將A應用到B時需要解決哪些難題,而不能讓評審老師認為這只是一種簡單的應用。重點是闡述清楚在B問題上使用或者修改A方法的原理,并輔以清晰的實驗論證。目前很多同學的論文之所以被認為創新性不強,是因為這些同學認為沒有人做過用A方法求解B問題的工作,于是將用A解決B時要做的調整和實現工作當成是創新點,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如果沒有理論的支撐,你所認為的創新點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第三,撰寫論文的技術部分時一定要有核心的觀點、研究思路與論證邏輯。目前,很多同學直接將技術部分寫成了技術過程的介紹,比如:我把A方法用到B問題做了k步,第1步做什么,第2步做什么,....,第k步做什么。這樣寫論文不但缺乏創新觀點的論述,而且在行文邏輯上也存在很大問題。倘若你的論文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建議趕緊修改一下陳述和表達的邏輯。
第四,運用實驗論證創新有效性的前提是基于對你設計和提出方法部分的論證。有些同學在實驗中重復驗證了所用A方法的優勢,然后論證用A求解B是成功的。然而,A方法的優勢已經在它被提出的文獻中得到了論證,不需要再被重復論證,所以這種工作也不被認為是創新。
第五,論文需要有真正創新的觀點,你提出的方法是沒人做過的不代表就是創新的。論文之所以叫論文而不是技術報告,是因為論文是有論點的。例如,A方法已經被論證可以求解B及其類似問題,但是沒有論文明確用A方法求解B',但是B'從抽象意義上或者從功能等價上與B是類似的,那么用A方法求解B'幾乎是沒有什么創新的。如果A方法修改為A'可以解決B問題,你可能認為A'也是創新的,但這個想法成立的前提是A被改為A'的觀點與方法是創新的。如果已經有論文提出過類似的觀點或者這種修改意義不大,那么其創新性也不復存在。所以,文獻綜述是很重要的。在查找文獻時,不僅要看關鍵字,還要看問題的本質和抽象意義上的同類問題研究現狀,否則很容易漏掉重要的資料。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同學一直說查找文獻時沒有看到類似的工作,但專家審查時卻可以查到一堆相關文獻讓你過不了關。之前有同學做車位排布的優化算法研究,一開始一直查各種車位排布的研究論文,收獲不多,就自認為自己創新性很強,結果黃老師建議他查下裁剪問題、下料問題或者布局優化問題時,他才發現他的方法早就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被提出過了,最后只好重提方法并重做實驗,耽誤了很多時間。
最后,論文的題目也不容忽視。如果你覺得你的論文題目需要包含一個“和”字,說明你的創新點比較薄弱,因為你做的可能是兩個邏輯上相對發散的工作。這種寫法會在撰寫論文、答辯陳述和回答專家問題時埋下隱患,如果準備不充分,很容易被問倒,從而造成不通過。如果你的論文題目是類似“基于X的Y研究”這種形式,其中X是創新點,Y是解決目標問題的產出(如模型、方法、算法、系統等),那么你可能很容易寫對Y,但是在X的描述上卻存在問題。如果你在撰寫X時感到十分糾結,甚至有點迷茫,那么肯定是在提煉創新點上出了問題。有此煩惱的同學很可能是前期只管悶頭做實驗,做完了再回看自己做了什么,挑選部分內容進行總結并作為論文題目,結果發現只有領域的名字是最適合的。這說明其實你沒有做什么創新工作,只是把領域的通用方法復現了一遍,或者以你自己的方式推演了一遍,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
請大家一定要銘記上述經驗教訓,不要對學位論文審查和答辯評審抱有僥幸心理。從根本上看,很多同學的主要問題是語文水平太差,自己拍腦袋選題、確定創新點和設計實驗,與導師溝通不足,最終造成了論文原創性上的較大風險。希望大家提前加以注意,規避風險,對往年慘痛的教訓引以為戒,不要等收到延期通知后才開始行動。祝大家能夠順利拿到碩士學位,圓滿完成學業!
總編:黃翰
責任編輯:袁中錦
文字:黃翰、鄧淇
圖片:鄧淇、袁中錦
校稿:何莉怡
時間:2022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