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工業物聯網團隊主導制定的多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本網訊(自動化學院供稿 編審 陳瑞涵)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2年第13號),我校工業物聯網團隊牽頭制定的2項物聯網領域國家標準GB/T 41782.1-2022《物聯網 系統互操作性 第1部分:框架》和GB/T 41782.2-2022《物聯網 系統互操作性 第2部分:網絡連通性》,參與制定的GB/T 42019-2022《基于時間敏感技術的寬帶工業總線AUTBUS 系統架構與通信規范》等9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GB/T 41782.1-2022國家標準描述了以各類互操作性為組成物聯網系統互操作性框架,其目的在于解決物聯網系統及其內部各實體之間交互的設計問題。標準提出了物聯網系統互操作性框架由基礎互操作性和實體互操作性兩部分組成,兩個交互系統之間完整的互操作性應具備網絡連通性、語法互操作性、語義互操作性和行為互操作性四個方面。
GB/T 41782.2-2022國家標準規定了網絡連通性模型和物聯網系統間網絡連通性要求以及物聯網系統內部網絡連通性要求,適用于物聯網系統內部網絡之間和物聯網系統不同網絡之間的互操作及互聯互通,旨在解決部署不同網絡實現網絡互聯互通、物聯網系統之間的傳輸接口和交互的規范問題。
我校同時也是上述兩個國家標準對應國際標準的主導單位,我校魏旻教授分別擔任兩項國家標準對應國際標準ISO/IEC 21823-2和ISO/IEC 21823-1的主編輯和聯合編輯,其中ISO/IEC 21823-2已被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荷蘭等6個國家直接采標應用。上述兩個國家標準的實施有利于推動我國的物聯網系統大規模應用部署,對物聯網互操作系統的設計、部署、實施和管理具有指導意義,實現物聯網系統的互操作性促進物聯網在各行業應用的互操作能力,將進一步支撐我國的網絡強國戰略實施。
在本次正式發布的國家標準中,我校工業物聯網團隊在寬帶工業總線、磁域網、傳感器網絡、批控制等網絡化控制領域,還深度參與了9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分別為GB/T 40783.2-2022《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磁域網 第2部分:帶內無線充電控制協議》、GB/T 42019-2022《基于時間敏感技術的寬帶工業總線AUTBUS系統架構與通信規范》、GB/T 41780.1-2022《物聯網 邊緣計算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42028-2022《面向陸上油氣生產的物聯網系統技術要求》、GB/T 41800-2022《信息技術 傳感器網絡 爆炸危險化學品貯存安全監測系統技術要求》、GB/T 19892.3-2022《批控制 第3部分:通用和現場處方模型及表述》、GB/T 19892.4-2022《批控制 第4部分:批生產記錄》、GB/T 41771.4-2022《現場設備集成 第4部分:包》、GB/T 41771.5-2022《現場設備集成 第5部分:信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