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生物醫學工程創新設計競賽于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圓滿落幕。賽事期間,全國各高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學子們群雄逐鹿,盡顯優秀團隊風采。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生物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醫學信息與神經影像實驗室(MINI-Lab)的七支參賽隊伍,展示出了優秀的創新能力與拼搏的比賽精神,取得了3項二等獎和2項三等獎的優異成績!
獲獎項目 |
||
獎項 |
項目名稱 |
成員 |
二等獎 |
基于EEG-fNIRS的音樂情緒解碼與個體化音樂生成 |
白子茜,崔夢琦,李昊倫,曾一軒 |
二等獎 |
基于EEG-fNIRS的音樂想象腦機接口范式設計與實現 |
朱瑋玥,曹鑫淼,房林 |
二等獎 |
基于40Hz光聲刺激的非侵入性多模態認知障礙干預調控系統設計 |
姜宇辰,曹孟桉,李怡陽,楊知武 |
三等獎 |
基于EEG-fNIRS融合分析的青少年近視神經血管耦合機制研究 |
汪煜新,王雨桐,陳鵬天,蔣知樂,陳文睿 |
三等獎 |
基于柔性穿戴式心電衣的心臟功能遠程監測及預警技術研究 |
劉洛言,余天啟,林嘉毅,徐得皓,張瑋澎 |
實驗室的五支獲獎隊伍,從神經血管耦合分析、音樂想象、神經調控以及心電采集等技術出發,研究對象包括了認知障礙疾病、青少年近視等一系列健康醫療問題,充分展現出華南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子們醫工交叉的創新實踐能力與醫工融合服務社會的責任理念。
1、基于EEG-fNIRS的音樂情緒解碼與個體化音樂生成
2023級白子茜同學的團隊成員通過EEG-fNIRS同步技術,從電生理學、血流動力學、神經血管耦合等多角度綜合評估腦功能狀態,實現了音樂誘發情緒的解碼與評價。并在此基礎上探究音樂調控個體情緒的具體機制,構建了個體化音樂-情感耦合模型,通過控制音樂的聲學-腦功能耦合特性實現了個體化層面的情緒精準評價。
![]() |
![]() |
2、基于EEG-fNIRS的音樂想象腦機接口范式設計與實現
2023級朱偉玥同學的團隊成員基于EEG-fNIRS同步技術,從不同腦波頻段的平均功率、微狀態、腦網絡特征、動態功能連接、小波包能量、其他時域特征等角度綜合評估,并借助機器學習技術的識別,最終得出了音樂想象在人腦中旋律期望的神經機制,為幫助精神疾病患者通過音樂想象實現情緒調節及認知功能恢復提供了理論與技術的支持。
![]() |
![]() |
3、基于40Hz光聲刺激的非侵入性多模態認知障礙干預調控系統設計
2022級姜宇辰同學組織的項目通過同步采集被試的腦電信號和血氧飽和度信號,借助EEG-fNIRS耦合分析技術,從神經血管信號特征的層面評估被試在接受40Hz光聲同步刺激前后腦功能狀態的改變,探索了基于40Hz光聲同步刺激的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在干預認知障礙疾病發展方面的神經機制。
![]() |
![]() |
1、基于EEG-fNIRS融合分析的青少年近視神經血管耦合機制研究
2022級汪煜新同學組織的項目重點研究基于EEG-fNIRS融合分析的青少年神經血管耦合機制特征,通過EEG和fNIRS技術同步記錄被試的腦電信號和血氧飽和度信號,借助圖論計算靜態和動態大腦網絡及其相關耦合特性,深入探討不同頻率帶下大腦網絡效率等指標在3D視覺訓練前后的差異及其同視覺性能之間的相關性,揭示了裸眼3D視覺訓練在改善被試神經血管屬性和視覺性能方面的積極作用。
![]() |
![]() |
2、基于柔性穿戴式心電衣的心臟功能遠程監測及預警技術研究
2023級劉洛言同學的團隊成員基于柔性穿戴式心電衣,通過構建CNN-LSTM模型并使用SE-Net模塊和醫院聯合采集的數據優化,進行心電信號遠程檢測與預警技術的研究。項目成功搭建了24小時實時心電信號檢測系統,為輔助醫生進行術后居家康復檢測提供了技術支持。
![]() |
![]() |
另有2支隊伍也參與了此次的競賽,分別由2021級的石天睿同學和2023級的唐一遠同學帶領。其中石天睿團隊成員通過柔性穿戴式傳感器采集心?;颊叩男哪X電數據,借助轉移熵和皮爾森相關系數量化心電和腦電功率譜之間的相關性,成功實現了心?;颊吆徒】等诵哪X耦合強度差異性的對比,并在此基礎上繪制了腦區熱力圖用于可視化該差異性,對潛在的心梗復發風險做出了有效的預警;唐一遠團隊成員基于EEG-fNIRS-EMG融合分析技術全面評估被試在接受VR視覺刺激過程中大腦活動狀態的變化,借以反映不同情緒場景下被試的應激反應與心理狀態,實現了基于VR視覺刺激的多模態生命體征應激水平的量化評價。無論是在備賽還是短暫的參賽過程中,項目成員都保持著認真細致嚴謹的態度,盡可能地去施展其真實力量追逐競賽榮譽,即使未能趕超與其一同奔跑的其他賽道選手,這兩組團隊也展現出華工學子的創新與科研素養。讓我們共同期待他們能夠在未來不斷進步,奪得更加矚目的成績。
![]() |
![]() |
經過數月的緊張備賽與長達四天的激烈角逐,來自MINI-Lab的參賽隊伍憑借明確的創新目標、過硬的技術手段、靈活的應變能力和堅毅的拼搏精神,于數千競爭者之中層層突圍并脫穎而出,時隔一年再次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