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消費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國際學術會議(ICCECE 2025)圓滿落幕
2025年3月1日,由東莞理工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東莞市人工智能學會主辦、東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廣東省計算機學會物聯網與網絡專委會、東莞城市學院承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東科技學院、廣東財經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五邑大學協辦的第五屆消費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國際學術會議(ICCECE 2025)在中國東莞成功召開。本次會議以“消費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為主題,吸引了眾多來自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青年學子齊聚一堂,圍繞消費電子、邊緣計算、智能網絡等前沿領域展開深度交流,共繪技術發展藍圖。
會議開始,由東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陶銘教授主持開幕式。開幕式第一項議程由東莞理工學院副校長鄭愚教授進行大會致辭。
他回顧了消費電子與計算機工程領域近年來的突破性進展,強調了國際學術合作對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并展望了人工智能、邊緣計算與物聯網融合發展的未來趨勢。致辭結束后,全體與會嘉賓于主會場內合影留念,定格這一學術盛會的歷史性瞬間。
隨后的主題報告環節中,五位國際頂尖學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Dusit (Tao) Niyato教授發表了題為《Toward Scalable Generative AI via Mixture of Experts in Mobile Edge Networks》的報告,提出基于專家混合模型的移動邊緣網絡生成式AI優化框架;
挪威奧斯陸大學張彥教授作了題為《Ubiquitous Computing Power Networks》的報告,描繪泛在算力網絡的未來圖景。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閔革勇教授探討了《Smart Network Management for Intelligent Cyber-Physical Systems》,強調構建智能網絡管理新范式;
重慶郵電大學寧兆龍教授現場解析《Task Scheduling an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UAV-Assisted Wireless Powered Edge Networks》,為無人機輔助邊緣網絡能效提升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山東大學于東曉教授現場闡述《Learning at the Edge: Efficient, Adaptive, and Resilient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推動邊緣學習算法向高效自適應方向突破;
五場報告從理論創新到實踐應用層層遞進,現場提問踴躍,專家學者互動熱烈,充分彰顯了跨學科研究的活力。
下午的分會場中,來自東莞理工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湘潭大學等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學者及研究生進行了精彩的口頭匯報。報告內容涵蓋人工智能、消費電子、物聯網等熱點方向,評審專家從創新性、技術深度與應用潛力多維度給予專業點評,為青年人才成長注入動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會議當晚的頒獎晚宴由東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陶銘教授主持、致閉幕辭。陶銘教授高度肯定了會議對產學研融合的推動作用,并宣布會議共評選出最佳論文獎3項、最佳口頭匯報獎3項及最佳海報獎3項。獲獎者從基礎理論突破到產業化應用案例,展現出消費電子領域蓬勃發展的創新生態。
最佳海報獎由電子科技大學張引教授頒發
最佳口頭報告獎由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策力木格教授頒發
最佳論文獎由東莞城市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院長牛熠教授頒發
本屆會議不僅為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臺,更通過主題報告、口頭報告、海報展示及茶歇互動等多形式活動,推動了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深度融合。第五屆ICCECE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全體與會者的智慧貢獻與組委會的精心籌備。我們衷心感謝每一位演講嘉賓的深度分享、青年學者的創新探索以及會務團隊的辛勤付出。技術的進步源于思想的碰撞與協作的深化,期待本屆會議激發的學術火花能持續照亮消費電子與計算機工程領域的探索之路。值此盛會落幕之際,東莞理工學院向產學研界同仁致以誠摯祝愿:愿我們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擁抱技術變革,以協同創新的精神攻克科學難題,共同譜寫智能時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