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議基本信息
會議主題:學者網實驗室例會
會議時間 :2025 年 6 月 27 日
會議地點:線上(騰訊會議)與線下(231實驗室)
二、參會人員
湯庸,李建國,吳正洋,陳國華,李丁丁,林榮華,袁成哲,鐘昊,常超,李偉生,潘志宏,張妮妮,周俊銘,李樹鵬,盧泓鋼 ,梁永燊, 唐雙姣,羅世權,姚潤彬,鄭政,紀少杰,梁藝霖,方文李,田浩 ,鐘志杰、魏玲玲、陳映欣 ,林韻璇,李若琳,王怡嘉,林喜佳,鄭志盛,張路明
圖 1 會議照片
三、會議內容
(一)重點研發課題中期情況匯報
會議伊始,林榮華老師對重點研發課題的中期情況展開了匯報。中期審核專家給出了幾點修改意見:后續工作中,需要對自測報名進行詳細修改,增加測試數據樣例、測試樣本以及測試大綱。暑期將重點完成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場景和兩個課后服務場景。這些工作的推進將為課題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也將進一步提升學者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價值和影響力。
(二)學者網盈利模式探討
袁成哲老師對學者網盈利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首先,袁成哲老師簡要提及了小紅書、微博、知乎和豆瓣等其他平臺的盈利模式,以供對比和參考:小紅書主要通過廣告和電商業務盈利;微博的收入來源包括廣告、電商、游戲和虛擬商品等; 知乎則依靠流量變現(廣告)和內容變現(知識付費、版權收益等);豆瓣的盈利模式涉及廣告投放、內容營銷、會員訂閱、電商模式以及數據服務模式等。這些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學者網在市場中的定位及其盈利策略的多樣性。
接著,袁成哲老師重點探討了學者網的盈利模式,深入分析了其多元化盈利方式:
圖 2 袁成哲老師對學者網盈利模式進行了匯報
(三)學者智庫學術數據賦能
梁藝霖同學對學者智庫學術數據賦能進行了介紹。圍繞“學者智庫學術數據賦能”,通過學術數據的挖掘和分析,為學者提供更精準的學術研究支持和合作機會,同時也為學術機構和企業提供人才推薦和項目對接等服務。內容涵蓋學者影響力、學者信息補充、 學者頭像提取及學者信息可視化四個方面。學者影響力方面,基于關鍵字和學者進行推薦存在數據缺失致分數不合理問題,擬增加評估字段提高影響力分數的合理性;信息補充借助 OpenAlex 數據庫,其含論文引用數等字段,可補學者信息數據,且已下載本地;頭像提取是從爬取的學者主頁信息中獲取頭像補充至智庫;信息可視化細分學者主頁、知識圖譜、學術影響力評估和研究領域分析等四個模塊,后續將帶入具體數據設計。
圖 3 梁藝霖同學對學者智庫學術數據賦能進行了介紹
(四)教師主頁系統匯報
姚潤彬同學對教師主頁系統進行了匯報。在教師平臺的界面UI優化工作中,首先針對學者網主頁簡介顯示問題,對有無開通學者網賬號的狀態進行區分顯示。其次,為解決個人信息較少時頁面空白過大的問題,對個人簡介欄進行了結構調整,使界面更加緊湊。最后,設計并開發了一款教師信息采集模板,涵蓋必要的字段信息,支持批量導入功能,顯著減少了人工錄入的工作量,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
圖 4 姚潤彬同學對教師主頁系統進行了匯報
(五)會議系統開發進展和展望匯報
梁永燊同學匯報了《SCHOLAT + 會議系統開發進展和展望》。報告了當前對會議系統的界面和邏輯等多方面的修改內容,例如針對主頁會議展示、注冊、會議發布等頁面進行優化。同時,匯報了會議系統近期的開發計劃:在學者網小程序中添加會議征稿欄目,增加會議系統的了解與宣傳途徑。優化審核頁面與邏輯。提出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邏輯與健全用戶交互和引導的目標。
圖 5 梁永燊同學匯報了《SCHOLAT + 會議系統開發進展和展望》
(六)ChineseCSCW 投稿匯報
鐘志杰、魏玲玲、陳映欣、紀少杰和鄭政五位同學分別進行了 ChineseCSCW 投稿的論文工作匯報。
(七)頂會投稿安排
林榮華老師、潘志宏老師和張妮妮老師將于近期投稿頂會頂刊。在會議中,老師們分享了相關研究進展和投稿準備情況。
四、會議總結與下一步計劃
本次例會全面涵蓋了學者網實驗室各項重點工作的進展情況、盈利模式的探討以及未來發展的規劃。通過各位成員的匯報和交流,進一步明確了各項任務的目標和方向,也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接下來,全體成員將繼續按照會議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在重點研發課題方面,積極落實專家的修改意見,確保暑期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學者網盈利模式的探索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實踐,結合市場需求不斷完善盈利策略;對于學者智庫學術數據賦能、教師主頁系統與會議系統的優化等工作,持續投入精力,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在論文投稿方面,認真修改和完善論文內容,爭取在頂會頂刊中取得優異成果。
編審:魏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