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網自創立以來,吸引了海內外知名學者和廣大師生注冊使用,形成了以工程應用、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為一體的面向海內外學者的學術社交網絡,科研教學協作平臺。幫助廣大科研工作者構建自己的學術圈、科研協作、協同教學、個人空間,還提供學術大數據管理與信息服務,有專門的學術搜索門戶網站。
隨著學者網被學者們廣泛的關注和肯定,各類科研工作者也開始對學者網的運行開發機制、功能、用戶行為、科研協作、課程平臺等展開分析研究。學者網越來越多的功能、資源和各類豐富的大數據,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研究價值。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便利,科研項目提供了獨特的工具和背景。許多研究人員都基于學者網成功發表了科研和教學論文。
目前關于學者網近兩年較權威的相關引用論文歸納如下:
1.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劉先紅博士2016年5月在《圖書情報工作》發表科研論文“科研社交網絡的推薦系統對比分析”,對學者網中的推薦功能和其他科研社交網絡進行了對比分析。
2.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趙楊副教授2016年6月在《情報資料工作》發表項目論文“國內外學術社交網絡研究現狀述評與思考”,對學者網基本功能、用戶使用行為、學術合作行為、學術成果影響力評價,以及學術社交網絡的服務模式與資源推薦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
3.肇慶學院熊芳敏老師2016年12月在《計算機教育》發表教學論文“新建構主義在軟件工程課程中的應用”(基金項目:廣東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和肇慶學院校級質量工程及教改項目),對學者網課程平臺進行了評述。
4.吉首大學軟件服務外包學院康國棟博士2016年12月在《高教學刊》發表教改項目論文““互聯網+”背景下吉首大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踐”(基金項目:湖南省高校軟件工程專業“十二五”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吉首大學實驗教學改革項目),提到了學者網團隊匹配技術模式。
5.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鄧勝利教授2017年3月在《圖書情報工作》發表研究論文“基于學術社交網絡的文獻閱讀級學科關注點差異研究”(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我國服務業信息化推進與保障機制研究”( 項目編號: 15JJD870001) 和武漢大學“351人才計劃項目”研究成果之一),對學者網中不同學術社會網絡中的學科研究熱點進行分析。
6.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鞠銘燁2017年5月在《電子學報》發表研究論文“基于先驗知識與大氣散射模型的圖像增強算法”,使用了學者網用戶個人主頁上的資源。
7.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熊回香教授2017年9月在《情報科學》發表科研論文“科研社交網絡中基于相似興趣的學者推薦研究”,從學者知識結構和學術行為網絡兩個維度出發,對學者網的學者推薦系統進行分析研究。
......
......
......
歡迎使用學者網:http://www.sdshimeng.com/vpost.html?pid=6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