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學公告
理論課:
第1章的內容 1-20頁
1、理解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重點】
2、掌握算法復雜度的計算【難點】
實驗課:
實驗1 數據結構編程基礎
師說:
數據結構和算法,通常被認為是一個令人生畏的話題——一種常見的誤解。它們是技術領域最具創新性概念的基礎,對于工作/實習申請者和有經驗的程序員的職業發展都至關重要。掌握“數據結構和算法”意味著你能夠使用你的計算和算法思維來解決前所未見的問題,并為任何科技公司的價值做出貢獻。
數據結構是編程最重要的基本功沒有之一!瑞士計算機科學家Niklaus Wirth在1976年寫了一本書《算法+數據結構=編程》。40余年后,這個等式仍被奉為真理。這也是為什么在面試過程中,需要考察軟件工程師對數據結構的理解。幾乎所有的問題都需要面試者對數據結構有深刻的理解。無論你是初入職場的萌新,還是擁有幾十年經驗的韭菜。有些面試題會明確提及某種數據結構,例如,“給定一個二叉樹。”而另一些則隱含在面試題中,例如,“我們希望記錄每個作者相關的書籍數量。”為了讓各位同學盡快入門《數據結構與算法》,大家不妨提前進行兩點閱讀:
1、為什么要學習數據機構?數據結構的意義和作用(點擊鏈接)
2、對照以下清單做一下知識的梳理:
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課本附錄B):類、繼承、重載、重寫、虛方法、模板;數學基礎(課本附錄A): 集合、偏序集、良序、數學歸納法、級數、遞歸、遞推。
自選內容:
清華大學《數據結構》課程視頻(自主模式)
第一章 《緒論》
http://www.xuetangx.com/courses/course-v1:TsinghuaX+30240184+sp/about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XIYOU-1002578005
實驗評分:
1、實驗總評組成
本學期共有7次平時實驗和1次綜合實驗,其中平時實驗每次10分,共10×7=70分,綜合實驗最高分30分,總分100分。
2、平時實驗評分
每次平時實驗包含3-4道題目,每個題目包含若干個小題。其中,2-3道必做題,共4分;1道選做題,共1分。這1道選做題是很多現在高年級的往界學生提議的,一般為軟件公司的筆試題、歷年的考研真題、或者程序競賽原題,為了鼓勵大家完成,只要代碼能表達出做題思路,無論結果對錯,均認為得分。
3、綜合實驗評分
在第8周后,將公布本學期的綜合實驗,有3-5個不同難度的主題供同學們選擇,具體要求和評分標準見后面通知。
4、扣分準則
學術誠信尤為重要。若發現抄襲拷貝等情況,按照時間提交的先后順序進行扣分,例如發現n人抄襲,則n人中第1個人提交的扣1分,第2個人扣2分......第n個人扣n分,如此類推。
若出現晚交、錯交、漏交等情況,事前說明情況或事后充分理由的,補交后扣1分;其余情況的,根據補交的時間,酌情扣2-3分。
除班干部考勤以外,每學期實驗課將進行3次以上的的出席點名,凡沒有事先請假者,每次酌情扣3-5分。
5、加分準則
對于部分實驗題目,研究生助教推薦 或者 同學自薦 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源代碼。對于其他同學在互動交流中提出的問題,鼓勵同學之間相互幫助解答。凡分享者和解答者均進行加分,不設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