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色欲四季,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課程簡介 Course Introduction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物聯網在國際上又稱為傳感網,這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小到手表、鑰匙,大到汽車、樓房,只要嵌入一個微型感應芯片,把它變得智能化,這個物體就可以“自動開口說話”。再借助無線網絡技術,人們就可以和物體“對話”,物體和物體之間也能“交流”,這就是物聯網。物聯網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它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延伸和擴展的網絡。(2010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物聯網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物聯網即“聯物”,基于物與物間通信,實現“萬物網絡化”。廣義物聯網即“融物”,是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的完整融合,形成現實環境的完全信息化,實現“網絡泛在化”,并因此改變人類對物理環境的理解和交互方式

教學大綱 Teaching Syllabus

《物聯網技術與應用》課程教學大綱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一、課程基本信息

時:56

學  分:3.5

適用對象: 物聯網專業

考核方式:閉卷考試(期末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

中文簡介: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應用領域廣闊。本課程系統介紹物聯網的概念、發展現狀與趨勢、關鍵技術及應用實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物聯網技術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為以后從事物聯網相關的研發工作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本課程系統介紹物聯網的概念、發展現狀與趨勢、關鍵技術及應用實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物聯網技術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為以后從事物聯網相關的研發工作打下基礎。

本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是:

按照物聯網的傳感層-網絡層-應用層三層體系結構規劃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如下:

1、傳感層:無線節點硬件和核心協議棧軟件設計,掌握RFID無源有源標簽設計技術,低功耗無線設計,掌握基礎無線網絡技術,安全和加密原理和設計;

2、網絡層:多種網絡網關設計,HF、UHF -RFID讀卡器設計,掌握主流無線和無線網絡標準,掌握主要路由算法,網絡監視和數據庫設計;

3、應用層:掌握應用系統設計關鍵技術,物聯網應用軟件開發;應用數據結構、數據流設計;能夠獨立設計不同需要的物聯網應用系統;

目前,物聯網技術發展很快,涉及到多種網絡技術,不同網絡各有特點,適用于不同的應用環境,所以,要求掌握多種網絡技術(3G、GPRS/藍牙,WI-FI,ZIGBEE,專用網絡等)和網絡間路由和數據處理,無線有線網關設計等新技術。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授課主要采用多媒體授課的方式,平時課堂的提問、抽查、作業等,目的是通過互動式個性化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授課過程中,針對某些重要問題,要求小組進行討論,統一提交作業。同時,開放網上在線學習,幫助學生課余時間進行學習。

四、教學內容及目標

第一章 物聯網概論 2

1.1物聯網發展與應用 掌握 1

1.2物聯網體系結構 理解 0.5

1.3物聯網的人才需求 了解 0.5

重點與難點:物聯網的定義、發展概況、技術標準、關鍵技術和應用領域

衡量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標準: 學生應熟悉物聯網的定義、發展概況、技術標準、關鍵技術和應用領域以及物聯網的人才需求,結合我校的情況自我定位,有側重點地學習相關知識,為以后適應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章 信息感知技術 4

2.1 自動識別技術 掌握 1

2.2 電子產品編碼 理解 1

2.3 條形碼技術 掌握 1

2.4 GPSGIS技術 掌握 0.5

2.5 MEMS技術 了解 0.5

重點與難點:自動識別技術、電子產品編碼、條形碼技術

衡量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標準: 學生應熟悉物聯網中最基本的功能,即對“物體”的感知和識別技術,基本的信息感知技術包括電子產品編碼、條形碼技術、GPSGIS技術、MEMS技術等。

第三章 RFID技術 6

3.1 RFID概述 理解 1

3.2 RFID系統組成 掌握 1

3.3 RFID技術標準 掌握 1

3.4 RFID中間件 理解 2

3.5 RFID應用實例 了解 1

重點與難點:RFID系統組成、RFID技術標準、RFID中間件

衡量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標準:要求通過本章學習,學生應掌握RFID的基本概念、RFID系統的組成和原理、RFID的技術標準以及應用范圍、RFID中間件的開發和使用,熟悉常用的RFID產品,能夠使用RFID開發包開發應用系統。

第四章 傳感器技術 6

4.1傳感器基礎 理解 2

4.2傳感器的組成 理解 2

4.3 常用傳感器 了解 1

4.4 傳感器應用實例 了解 1

重點與難點:傳感器組成及原理、應用

衡量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標準:要求通過本章學習,學生應掌握傳感器的基本概念,傳感器的組成和基本原理,熟悉常用的傳感器產品,并能在實際應用中使用這些產品。

第五章 網絡傳輸層技術 4

5.1有線通信技術 理解 1

5.2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掌握 1

5.3 遠距離無線通信 掌握 1

5.4移動通信網 了解 0.5

5.5 M2M 了解 0.5

重點與難點:有線通信技術、遠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移動通信網

衡量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標準:要求通過本章學習,學生應熟悉常用的有線通信技術,特別是常用的短距離有線通信技術如串口、USB等,理解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遠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M2M技術。

第六章 無線傳感網絡 4

6.1無線傳感網概述 了解 1

6.2無線傳感網絡體系結構 掌握 1

6.3無線傳感網絡通信與組網技術 掌握 1

6.4無線傳感網絡應用開發 理解 0.5

6.5 無線傳感應用實例分析 了解 0.5

重點與難點:無線傳感網絡體系結構、通信與組網技術及應用開發

衡量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標準:要求通過本章學習,學生能夠理解無線傳感網絡的基本概念,無線傳感網絡的體系結構和通信協議與組網技術,能夠使用無線傳感模塊進行應用開發。

第七章 物聯網應用技術 6

7.1中間件技術 掌握 2

7.2云計算技術 掌握 1

7.3數據挖掘技術 理解 1

7.4智能處理 理解 1

7.5 SOA 了解 1

重點與難點:中間件技術、云計算技術、數據挖掘技術

衡量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標準:要求通過本章學習,學生能夠理解物聯網中的中間件技術,并能開發中間件,或者能利用中間件做二次開發,熟悉物聯網應用中的相關技術如云計算、數據挖掘、智能處理、SOA技術等。

第八章 物聯網安全技術 4

8.1 物聯網安全性分析 了解 1

8.2 物聯網安全體系結構 理解 1

8.3 物聯網安全技術 掌握 1

8.4物聯網安全技術應用 理解 0.5

8.5物聯網應用實例分析 了解 0.5

重點與難點:物聯網安全體系結構、物聯網安全技術及物聯網安全技術應用

衡量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標準:要求通過本章學習,學生能夠了解物聯網中的安全問題,物聯網安全體系,物聯網中常用的安全技術,熟悉物聯網安全產品的安裝和使用。

第九章 物聯網應用 2

9.1物流管理 理解 1

9.2城市交通 理解 1

9.3氣象 理解

9.4農業 理解

9.5智能家居 了解

9.6智能醫療 了解

9.7智能電網 了解

9.8智慧校園 了解

重點與難點:物聯網的各種應用

衡量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標準:要求通過本章學習,學生能夠了解物聯網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情況,這里主要選取了物流管理、城市交通、氣象、農業、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智能電網、智慧校園等案例。

五、推薦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源

1.《物聯網技術及應用》 主編:薛燕紅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2

2.《物聯網工程概論》 主編:王志良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1

3.《物聯網基礎技術》 主編:任宗偉 出版社:中國物質出版社 2010

4.《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主編:周杏鵬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

5.《物聯網安全技術》 主編:雷吉成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2

6.《無線傳感網絡技術》 主編:孫利民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



大綱修訂人:姚學科 修訂日期:20149

大綱審定人: 審定日期:


留言板 Message Board
條留言  共

  • 參與互動
    Interaction

  • 掃碼加入課程
    Scan QR Code
需要驗證您的身份,請輸入請求信息:
  • 學號號:
  • 班級選擇:
  • 附注信息:

掃一掃二維碼,快速加入本課程!

放大二維碼 查看使用方法
課程
引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城县| 海淀区| 肇东市| 渑池县| 施秉县| 襄汾县| 囊谦县| 琼中| 玉环县| 万宁市| 磐安县| 互助| 滨海县| 平顶山市| 青铜峡市| 吕梁市| 海城市| 伊春市| 张家口市| 左权县| 常州市| 右玉县| 房山区| 深圳市| 金寨县| 武安市| 肃北| 英吉沙县| 会宁县| 汕尾市| 浏阳市| 杨浦区| 白山市| 平泉县| 台中市| 大姚县| 连平县| 依安县| 高阳县| 茶陵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