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是教育技術專業(本科)必修課程,是教育技術工作者從事教育技術科學研究所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本課程是一門為解決教育問題、探討教育未知、創建教育理論提供基本思路與方法的工具性學科。
教學具體內容包括:1)了解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總體框架。2)了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過程和步驟。3)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術語、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4)掌握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具體方法。5)理解各種研究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系。6)能客觀地分析和評價別人的研究成果。7)能從教育實踐問題中選擇有價值的、新穎的、可行的研究課題。8)能獨立設計并完成一項課題研究。9)能按規范格式獨立撰寫一份課題研究報告。
《教育技術研究方法》課程教學大綱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編號:08193020
課程英文名稱: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授課對象:教育技術專業信息技術教育方向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建議學時: 總學時32,其中講授32學時
學分:2
與相關課程的銜接: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
考核方式:考試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教學目標
《教育技術研究方法》是教育技術專業(本科)必修課程,是教育技術工作者從事教育技術科學研究所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本課程是一門為解決教育問題、探討教育未知、創建教育理論提供基本思路與方法的工具性學科。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教育技術科學研究意識,了解教育技術科研的一般原理,了解教育技術研究的基本過程與環節,掌握教育技術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研究意識和方法意識,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從事教育技術研究打下基礎。
(二)教學要求
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指導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系統的講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和鼓勵學生查閱、參考相關的知識內容,自己設計方案。增加課后討論、答疑等教學環節。本課程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并輔之以課堂討論、實例分析、任務驅動式教學等教學方法。
三、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課時分配
教學具體內容包括:1)了解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總體框架。2)了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過程和步驟。3)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術語、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4)掌握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具體方法。5)理解各種研究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系。6)能客觀地分析和評價別人的研究成果。7)能從教育實踐問題中選擇有價值的、新穎的、可行的研究課題。8)能獨立設計并完成一項課題研究。9)能按規范格式獨立撰寫一份課題研究報告。
本課程的教學時數按32學時安排教學內容,每周8學時,學生實習前4周內完成教學,結合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完成本課程的學習。
(一)第一章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概述(2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1.1 科學的研究方法及其特征
1.2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體系
1.3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任務
1.4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作用
1.5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內容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科學的研究方法及其特征,掌握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體系,明確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內容。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二)第二章 教育技術的研究設計(2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2.1 研究課題的選擇
2.2 研究變量的確定
2.3 研究假設的建立
2.4 研究樣本的抽取
2.5 教育技術研究方案的撰寫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學會選擇研究課題、確定研究變量、建立研究假設,掌握樣本的抽取呵研究方案的撰寫。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三)第三章 數據資料的收集(2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3.1 文獻檢索
3.2 問卷調查
3.3 結構化觀察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文獻檢索、問卷調查、結構化觀察等數據資料的收集方法。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四)第四章 教育技術實驗研究(4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4.1 教育技術實驗研究概述
4.2 教育技術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
4.3 教育技術實驗反應變量的測量
4.4 教育技術準實驗研究
4.5 教育技術實驗研究典型案例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教育技術實驗研究的基本概念及內涵,了解教育技術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掌握教育技術實驗反應變量的測量。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五)第五章 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4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5.1 教育技術研究數據的統計描述
5.2 教育技術研究數據的統計檢驗
5.3 SPSS的應用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學會教育技術研究數據的統計描述,掌握教育技術研究數據的統計檢驗,掌握SPSS等統計軟件的應用。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六)第六章 內容分析(4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6.1 內容分析概述
6.2 內容分析的應用模式
6.3 教育技術內容分析典型案例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內容分析的概念及內涵,掌握內容分析的應用模式。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七)第七章 評價研究(4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7.1 評價研究概述
7.2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7.3 教育技術評價研究中常用的評價指標體系
7.4 教育技術評價研究典型案例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評價研究概念,學會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了解教育技術評價研究中常用的評價指標體系。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八)第八章 行動研究(4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8.1 行動研究概述
8.2 行動研究的操作程序
8.3 教育技術行動研究典型案例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行動研究基本概念,掌握行動研究的操作程序。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九)第九章 質的研究 (4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9.1 質的研究概述
9.2 質的研究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9.3 質的研究報告的撰寫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質的研究的概念、掌握質的研究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學會撰寫質的研究報告。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十)第十章 研究論文的撰寫 (2學時)
教學基本內容:
10.1 研究論文的類型與結構
10.2 研究論文的撰寫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研究論文的類型與結構、掌握研究論文的撰寫。
教學方式:多媒體組合與網絡教學
四、教材
教材:《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基礎》 謝幼如、李克東 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1版
五、參考資料
《教育技術研究方法(第2版)》 張一春 編著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5年6月第2版;
六、必要的說明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