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色欲四季,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3
點贊
0
評論
0
轉載
我要入駐

CCF Computility 2025 | 譚光明、董德尊、陽王東等教授邀您共話多樣性算力論壇

收錄于合集: # Computility2025

大會主旨報告嘉賓介紹

 

論壇背景

目前構成高性能算力的硬件平臺和軟件系統日益多樣化和碎片化,不僅導致算力的使用日益復雜繁瑣,同時維護起來也費時費力。為了更好的整合資源,解放開發人員的優化負擔,需要我們從軟硬件協同的角度出發,設計新的資源抽象,任務調度,編程范式,編譯優化等技術來系統性地解決算力使用問題,構建可感知數據與體系結構特征的基礎設施,以期一勞永逸地提升應用在碎片化算力平臺上的性能,可移植性,以及開發效率。本次論壇將圍繞多樣性算力這一主題,邀請7位知名學者作學術報告,共同探討性能可移植技術的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趨勢,并針對如何設計實用自動調優工具展開深入討論。

 

多樣性算力論壇報告安排

 

報名方式 

   
 

掃描上方二維碼,或登錄CCF會議系統,點擊“報名”→ 提交信息 →“我要繳費”。

 

大會官網

https://ccf.org.cn/Computility2025

 

論壇主席及介紹

譚光明,研究員、博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高性能計算機研究中心主任,參與了曙光系列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研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曾任IEEE TPDS編委和多個國際會議的程序委員。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盧嘉錫青年人才獎和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趙來平,天津大學英才教授/博導,國家級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云計算、智能計算系統。在計算系統領域國際頂級會議與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獲得ICPADS'22, NPC'24的最佳論文獎,獲 SC’21(CCF-A)最佳論文提名,2021年天津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PCT國際專利2項, 參與制定云計算國家標準1項。主持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自科面上、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專項等項目十余項。

 

嘉賓及報告介紹

講者簡介:董德尊,CCF杰出會員、體系結構專委常委、分布式計算與系統專委常委,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員、博導,教育部長江學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獲得者、國防卓青、湖南省杰青,主要研究計算機體系結構、高性能與智能計算、并行與分布式系統,長期參與國產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研制工作,獲湖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電子學會和中國計算機學會(CCF)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在CCF推薦的A/B類國際刊物發表論文70余篇,擔任Fundamental Research、《國防科技大學學報》、《計算機工程與科學》等期刊編委。

報告題目:高性能互連系統的可擴展性設計

報告摘要:互連通信是決定超算與智算系統可擴展性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提升高性能互連系統的可擴展性,需要從不同層次和維度進行思考和嘗試,包括在芯片內探索互連微架構的高帶寬/低延遲/低開銷設計優化,在芯片間探索拓撲/路由/流控/通信庫等的端到端/全協議棧優化,在系統級探索應用驅動的算法/計算/通信的協同優化,報告將分享課題組在本領域的近期部分研究成果。

講者簡介:陳雪錦,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學院教授,國家級青年人才。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學士、博士學位,耶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后。曾在斯坦福大學、微軟亞洲研究院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圖形學、三維視覺、生物影像分析。在ACM SIGGRAPH、CVPR、ICCV、TMI等期刊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承擔和參與NSFC重點、重點研發等科研項目10余項,曾獲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石青云女科學家”獎、GDC2022會議最佳論文、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獎勵。

報告題目:PB級電鏡圖像中超微神經結構三維重建

報告摘要:隨著納米分辨率電子成像技術的發展,生命科學領域涌現了PB量級的腦組織成像,其中包含數千上萬具有超精細結構的神經細胞。從原始數據中重建出單個神經細胞的三維結構需要對PB級數據進行全量訪問,且不同區域的數據關聯性極強。在重建流程中,還會涉及二維圖像、三維點云、稀疏骨架等多種數據模態的處理和融合,數據結構差異大。本次報告將介紹在腦科學領域,對超大規模、強關聯的異構數據進行高效數據存儲、訪問和并行處理所面臨的挑戰。

講者簡介:吳晨濤,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導,國家級青年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華中科技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州立)大學雙博士。CCF體系結構專委會常委、副秘書長,上海市計算機學會存儲專委會主任。研究方向主要為云存儲、大數據存儲系統。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余項,在IEEE TC、IEEE TPDS、IEEE TDSC、IEEE TMC、OSDI、ATC、HPCA、DAC等期刊會議上發表論文130余篇。研究成果榮獲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8年和2022年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2021年上海市計算機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和教學成果一等獎、2019年阿里巴巴優秀學術合作項目、2022年華為火花獎、IEEE TC 2019 Spotlight Paper、ICCD 2020 Best Paper等獎勵。

報告題目:面向異構算力服務器內存故障預測與容錯技術的研究

報告摘要:隨著國產化CPU等硬件的推進,當前云計算、大模型等應用主要依賴大規模x86、ARM等異構服務器集群,在這些系統中面臨著非常頻繁的內存故障(如Meta公司運行大模型時平均3-4小時一次內存故障),導致大量應用的中斷和運行的低效。本報告主要從內存故障預測技術入手,通過主動容錯和被動容錯相結合方法,實現內存系統的分級容錯,從而保障異構算力服務器系統的可靠性。

講者簡介:李震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精準智能化學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1999和2004年分別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學士和物理化學博士學位。2004-2007年先后在馬里蘭大學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2018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研究領域為理論與計算化學,近年來在面向電子結構問題的量子算法發展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在包括Nature、JACS、Angew. Chem. Int. Ed.、Phys. Rev. Lett.在內的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40余篇,引用萬余次。

報告題目: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賦能的電子結構理論

報告摘要: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正在引領計算機科學的變革,這為解決電子結構問題提供了新的基于。我們發展了新型量子算法來發揮量子優勢、規避量子短板并拓展量子技術的應用邊界。在此基礎上,我們開發了名為量子平方的量子計算化學軟件。同時,我們采用Transformer網絡表征多體波函數,利用其注意力機制靈活描述電子關聯效應,并結合自回歸式電子組態采樣技術以及采用量子計算生成組態的預訓練實現高效計算。這一方案開辟了融合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求解電子結構問題的高效路徑。

講者簡介:陽王東,國家高層次人才。湖南大學教授,長沙學院副校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高性能計算,長期在國產超算平臺以及飛騰、鯤鵬、海光、昇騰、景嘉微GPU等國產處理器上進行并行算法的設計和應用,主持研制了一系列的基礎數值算法函數庫和性能優化工具。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南省自然科學一、二等獎等,獲華為火花獎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和揭榜掛帥等項目20余項。

報告題目:融合AI技術的軟件全棧式性能優化

報告摘要:一個軟件系統的性能與很多方面有關,不但與算法設計,編程實現有關,還與編譯優化,執行環境也有關。如何對軟件系統的性能進行全方位的優化,需要從算法、程序、編譯到操作系統一直到軟硬件協同進行全棧式優化。采用個性化的人工優化方法工作量大而且泛化性也有限。其實軟件的性能與不同層次上的參數配置和組織結構密切相關,如何進行優化配置和結構是提升軟件性能的重要手段。融合AI技術找到與性能有關的參數配置和組織結構,并進行優選配置,這樣不盡能大幅減少人工優選需要的經驗積累,而且能夠充分利用最新的AI技術來提升優選的效果,并且能夠方便遷移到其他軟件,提升優化方法的泛化性。



講者簡介:楊海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副院長。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性能計算、性能調優工具、編譯優化技術、模型訓推系統等。目前已在SC、ASPLOS、ISCA、PPoPP、TPDS、TC、TACO等國際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TC論文獲評IEEE CS亮點論文。擔任CLUSTER21體系結構領域共同主席,THPC期刊青年編委。擔任北航本科生超算隊教練,指導團隊多次獲得國內外賽事獎項。獲2024年CCF高性能計算青年科技人才獎,指導學生獲CCF體系結構專委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CCF高性能計算專委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ACM SIGHPC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報告題目:面向超智融合時代的全棧式性能工程探索

報告摘要:隨著以DeepSeek、AlphaFold等為代表性的智能算力需求不斷增長,超算中心的應用模式已呈現出科學計算、智能計算相互融合的趨勢。超智融合時代下的應用多樣化和硬件架構復雜化導致應用難以獲得理想的性能,需要從算法空間、編譯空間、系統空間、工具空間開展全棧式性能工程,填補硬件峰值性能和應用可獲得性能的鴻溝。本報告從算法空間異構硬件如何高效適配、編譯空間領域知識如何有效挖掘、系統空間優化目標如何統籌兼顧、工具空間低效根因如何精準診斷出發,介紹了全棧式性能工程的一些探索,并對未來全棧式性能工程新范式進行了展望。

講者簡介:陶鼎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終身副教授。獲得國家級人才項目、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教授獎(NSF CAREER)、國家級海外青年人才項目、IEEE高性能計算杰出新人獎、R&D100創新獎、Meta(原臉書公司)研究獎、2024年度 CCF高性能計算“青年科技人才”等榮譽。長期從事高性能計算、并行軟件及大規模深度學習研究,在并行壓縮算法和軟件方面取得開創性成果。研發的浮點壓縮軟件被多家國際頂尖科研機構和超算中心采用。已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90余篇,其中包括近40篇CCF-A類論文。目前擔任CCF A類期刊IEEE TPDS副主編、國際期刊Elsevier Parallel Computing分區主編。

報告題目:面向多樣算力平臺的計算、通信和I/O的高效融合調度性能優化

報告摘要:在大模型與科學計算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算力平臺日益呈現出架構異構化、資源碎片化的趨勢,由通信與I/O引起的性能瓶頸已成為制約多樣性算力系統高效利用的關鍵挑戰。本報告將介紹我們近期圍繞任務調度與通信隱藏方向的一系列研究工作,重點提出一種面向異構平臺的就地任務調度框架。該框架通過在執行路徑中融合壓縮、通信與計算任務,構建具備運行時狀態感知能力的調度圖,有效實現數據壓縮與多樣性算力資源之間的高效協同,顯著提升了整體吞吐率與資源利用率。此前我們針對HDF5的壓縮寫入優化為本調度框架提供了算子分解與執行重排的基礎支撐。面向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引入算子級調度機制,構建可支持更復雜 AI+HPC 應用場景的通用調度基礎設施,推動Z級異構平臺上智能調度系統的落地。

 

早鳥票6月15日截止

目前大會已經開放注冊并在6月15號前提供早鳥票注冊優惠。

門票類型 參會者身份 4.26~6.15 6.15~7.27
會議注冊費 CCF專業會員 ¥2200 ¥2700
CCF學生會員(不含晚宴) ¥1200 ¥1700
CCF學生會員(含晚宴) ¥1500 ¥2000
非會員專業人員 ¥2700 ¥3200
非會員學生(不含晚宴) ¥1700 ¥2200
非會員學生(含晚宴) ¥2000 ¥2500
備注: 十人及以上團報9折

 


中國計算機學會分布式計算與系統專委會(CCF-TCDCS)致力于組織和團結分布式計算、分布式系統、分布式泛在網絡等專業領域人才,加強學術交流、拓展研發思路、推進我國新一代分布式計算與服務技術研究。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砀山县| 溆浦县| 长垣县| 林西县| 麦盖提县| 鄂托克旗| 酒泉市| 新巴尔虎右旗| 宜良县| 丰顺县| 隆尧县| 漾濞| 南溪县| 天台县| 遵义市| 武汉市| 清徐县| 阳高县| 江华| 屏山县| 东宁县| 延长县| 称多县| 南漳县| 桂林市| 炎陵县| 江门市| 肥东县| 临城县| 年辖:市辖区| 正定县| 福海县| 信丰县| 旅游| 左贡县| 元江| 高阳县| 周口市| 乌鲁木齐县|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