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時訊 10月2日,《首席專家談農技》第49期【農業農村大數據專場】成功舉行。廣東省農業農村大數據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程萍教授攜物生長環境實時感知技術與裝備研發專題專家唐宇教授和農業農村大數據存儲與數據庫構建專題專家楊靈教授,針對智慧農業中的作物信息實時感知難、水產傳統養殖效率低等問題,為廣大農民朋友們講授作物信息快速高效獲取和水產智能化養殖等等關鍵技術。
活動現場
視頻連線首席專家程萍教授
節目中,程萍教授從全球農業發展思考出發,表示智慧農業是全球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得益于國家政策扶持和技術提升,中國智慧農業行業快速發展。廣東作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擁有眾多高新企業和農業科技成果。農業農村大數據團隊推廣的5G+無人農場、農業無人機應用、5G+智慧漁場等成果,展現了廣東智慧農業的領先地位。未來,廣東將繼續發揮區域優勢,推動智慧農業創新發展。
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圖示
作物生長環境實時感知技術與裝備崗位專家唐宇教授深入討論了作物信息空-地多尺度獲取與精準管理關鍵技術與裝備。他指出,信息的快速高效獲取是實現肥水藥精準管控的前提和基礎,基于實測信息的肥水藥精準管理是實現“雙減”和綠色興農目標的重要段。針對作物生長環境及不同生長階段水分、養分和病蟲害等關鍵信息難以適時、全域、快速、準確獲取的瓶頸問題,構建了空-地多源信息融合獲取與精準管理系統,滿足了作物不同生長階段水分、養分和病蟲害等關鍵信息全周期、低成本和高精度獲取需求。
實施地空星一體化的信息獲取、人機環境協同的機群作業、基于作物生長需求的肥水藥精準管理
農業農村大數據存儲與數據庫構建專題專家楊靈教授說明指出,中國水產養殖產量連續30年居世界首位,廣東省更是連續4年領跑全國。為推進傳統水產養殖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團隊研發了多項水產工程化智能養殖技術及裝備。針對投餌量智能決策問題,研發了魚群設施行為識別模型及裝備,對復雜環境下魚群攝食行為進行識別,判斷攝食需求。針對水產養殖水體環境巡檢問題,研發了應用于水產養殖的水下巡檢機器人,對養殖水體和養殖魚群進行實時監測,為養殖水體預警、調控提供決策依據。這些技術的應用將大幅提升水產養殖的效率和品質,為水產養殖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應用于水產養殖的水下巡檢機器人
通訊員/黃萍
責任編輯/劉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