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賽奪魁!
中大學子在2024年全國大學生“區塊鏈+”應用大賽中榮獲佳績
灣區時訊 在剛剛結束的2024年全國大學生“區塊鏈+”應用大賽中,中山大學軟件工程學院參賽選手本科生吳悅、黃梓銘、段國良、戴竹涵在毛明志、黃華威老師的指導下,憑借卓越的創新能力和扎實的實踐技能,在全國眾多高校隊伍中脫穎而出,首先獲得華南賽區五省初賽一等獎,最終榮獲國賽一等獎。
▲國賽獲獎證書
▲省賽獲獎證書
▲參賽小組成員在調試代碼
賽事介紹
全國大學生“區塊鏈+”應用大賽是面向全國研究生、本科生、??粕穆毱杖谕ǖ膶m椯愂?。該比賽的期望是培養創新人才,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促進學術與產業的合作與交流,并提高公眾對區塊鏈技術的認知與理解。希望通過這樣的競賽平臺,激發年輕人的創新潛能,為區塊鏈行業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賽的指導機構為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財經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大賽組織委員會為本賽事的最高管理機構,由全國各高校的相關專家組成。大賽組織委員會秘書長單位為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區塊鏈實驗室,負責大賽組委會的日常工作。
全國大學生“區塊鏈+”應用大賽的參賽作品分為創意賽道、技術賽道和應用賽道三種,三個賽道作品分開評選打分,分設一、二、三等獎。大賽每年度為一次比賽周期,分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每年1月至7月為學生作品創作期,8月為學生作品提交期,9月為學生作品初賽暨省賽審核期,10 月為學生作品決賽暨國賽評比期和獲獎公示期,11月為當年賽事工作總結。
▲大賽決賽總結會合影
學院獲獎作品介紹
解決了什么問題?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作為數字經濟關鍵要素的數據被視為智能社會的“石油”。因此,數據事實上是企業的寶貴資產。那么,如何將企業的一份份數據集轉化為數據資產,已成為當前數據產業亟須解決的問題。為此,軟件工程學院參賽小組在兩位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并實現了參賽項目《Hellometa——基于區塊鏈的企業關鍵數據資產化平臺》。
▲獲獎項目系統架構圖
創新點:該項目采用Vue.js作為前端框架,Node.js與Express作為后端技術棧。系統利用以太坊私鏈來記錄交易數據,并通過智能合約實現鑄造和交易等功能。MySQL數據庫則用于存儲用戶、賬戶等非鏈上信息。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將數據轉化為可交易的資產上傳交易市場,也可以僅鑄造權屬憑證。此外,為方便用戶查詢鑄造和交易記錄,系統還提供了區塊瀏覽器查詢功能。
獲獎感想
#吳悅(畢業高中:深圳外國語學校):“特別高興!大家一起調試代碼、不斷優化項目,真的是充滿成就感的過程。非常感謝老師們的指導和團隊的協作支持!接下來,我們也會繼續努力完善項目。”
#黃梓銘(畢業高中:廣東肇慶中學):“非常榮幸能夠獲得這個獎項,這是我們整個團隊無數個日夜優化代碼的成果。我為自己和每位組員感到無比自豪,未來我會繼續努力,追求卓越!”
#段國良(畢業高中:安仁縣第一中學):“非常興奮!在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們團隊在“區塊鏈+”應用大賽中榮獲國賽一等獎。感謝團隊的努力與付出,期待后續有更好的完善!”
#戴竹涵(畢業高中:深圳大學附屬中學):“很開心!團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大家對探索新領域的熱情、對稀奇古怪報錯的耐心以及團隊成員間融洽的協作,也感謝兩位指導老師耐心且高標準的指導!”
#指導老師毛明志:“成績的取得是同學們平時積累和努力的結果。在指導比賽的過程中,見證了同學們反復迭代、持續改進作品的精益求精態度和團結拼搏精神。”
#指導老師黃華威:“幾位參賽同學依靠創新的思維與優秀的實踐能力,通力協作,最終取得了好成績,真心替他們感到高興。”
▲獲獎小組成員合影
全國大學生“區塊鏈+”應用大賽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區塊鏈技術應用創新的廣闊舞臺,軟件工程學院四位同學此次榮獲佳績,離不開指導老師的辛勤付出和參賽同學們的共同努力。這個獎項展現了幾位同學卓越的技術實力與團隊合作能力,也展現了軟件工程學院師生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創新活力。
中山大學軟件工程學院歷來重視學生第二課堂建設,展望未來,期待更多同學積極參與此類科技創新賽事,以賽促學、以賽促創,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實際復雜工程問題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通訊員/明志
責任編輯/劉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