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產業集群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建設亮點案例集發布
灣區時訊 7月12日,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建設研討會在廣州市浙江大廈順利舉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高國盛及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國家級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電力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技術專家、20家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代表、20家戰略性產業集群重點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研討會現場
會議現場發布了省戰略性產業集群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建設亮點案例集,案例類型包括運營中心實體建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利轉移轉化、高價值專利培育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上午會議,共四位技術專家、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經驗、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建設亮點。下午會議圓桌研討環節中,來自20個產業的協同運營中心代表、重點企業代表,就建設運營中心的工作情況、問題困難和建議意見等充分展開研討。
研討會上,國家級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電力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技術專家鄭金介紹了南方電網公司知識產權相關情況、電力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歷程和亮點。
“知識產權運營的難點在哪里?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與一般的運營中心有哪些不同?央企如何在知識產權運營過程中更好發揮產業龍頭的作用?”針對這些問題,結合工作實踐,鄭金分享了自己的深層思考。她表示,電力新能源運營中心是首家由央企主要承建的國家級運營中心,今后將繼續發力,力爭在開發許可、高價值專利培育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持續構建多方共贏的運營“生態圈”,營造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良好環境。
廣東省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實體--賦美智農(廣東)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是產業龍頭企業深度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運營中心實體,體現了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全鏈條服務與企業的產業資源有機結合,能夠快速、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運營服務,實現自我造血功能。賦美智農(廣東)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在得到股東實際注資100萬啟動資金后半年內,實現首筆運營服務收入4.5萬元。
據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合伙人單香杰介紹,該協同運營中心取得了“1+2+3+4+5+N”的建設成效——即依托1個中心實體、2個產業數據庫、3個信息服務平臺,打造4個高價值專利組合、出具5份產業導航報告。在該協同運營中心探索專利的高效益轉化運用中,引入了專業、具特色的專利技術盡調,通過產業化場景考察,圍繞技術的先進性、技術和行業發展前景等進行研討,多維度論證專利技術對維持產品市場競爭優勢的驅動作用,解決了專利運營轉化中技術方和投資方均存在信心不足的問題。
廣東省區塊鏈與量子信息產業集群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代表介紹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亮點, 通過組建維權援助服務團隊,幫助深圳三家企業應對美國知名知識產權NPE公司的專利侵權訴訟,深度參與糾紛處理,指導積極應訴,有理有據與美國原告的律師展開多輪談判,最終達成和解撤訴。幫助三家涉訴企業從侵權賠償15萬美金降至承擔和解費與許可費2.5萬美金,損失減少了83.4%,同時,在和解談判中獲得權利人充分的全球許可,維權援助請求方的后續涉訴產品可在全球范圍內繼續生產銷售。
“該案件專業侵權對比分析難度大。涉案產品涉及機械、電子、計算機等技術領域,專業性強;我們綜合考慮了三家企業的法律需求和商業訴求,分析了市場,提出了最快最佳的綜合解決方案。”該協同運營中心負責人、深圳高智量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飛在現場總結道。該協同運營中心將繼續積極提高維權援助團隊的技術、法律專業度,護航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出海”闖出一片新天地。
廣東省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集群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利用專利價值評估模型,為高校篩選可轉化專利,形成專利技術供給端。聯合廣東省重點產業園區,通過實地調研形成專利技術需求端。基于奧凱知識產權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中心,構建知識產權轉化供需平臺,設計開發智能撮合和匹配功能模塊,提升運營轉化效率。
據廣州奧凱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峻嶺介紹,該協同運營中心將以廣州為中心,面向重點園區企業、高校院所開展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智能撮合服務,探索出智能撮合算法服務的“廣州模式”,深入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等地市建設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智能撮合平臺,加強知識產權運營轉化工作與區域發展深度融合,以點帶面構建以區域經濟、區域創新為主體的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智能撮合平臺,為全省運營轉化業務工作開展提供有益參考。
通訊員/劉宏
編輯/劉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