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時訊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部署,8月4日,廣東省農科院與海豐縣人民政府舉辦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科技支撐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暨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座談會。海豐縣委副書記吳家賓、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林國義,省農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何秀古,院屬相關單位(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參加會議。
簽約儀式
座談會上,何秀古副院長介紹了省農科院基本情況,以及省農科院科技支撐海豐縣建設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情況,指出省農科院與海豐縣的科技合作有較好的基礎、歷史悠久。在科技支撐海豐“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將圍繞海豐油粘米、蔬菜、蓮花山茶、畜牧水產等產業緊密合作,整合全院資源,在“培龍頭、強產業、有效益”上做文章,做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省農科院力量。
吳家賓副書記首先對省農科院長期以來支持海豐農業農村工作表示感謝,充分肯定了省農科院在科技支撐海豐縣建設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的成效。介紹了海豐縣實施省委“1310”工作部署情況,以及實施“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工作成效及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對農業科技的需求情況。希望與省農科院進一步深化院地合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認為雙方合作空間巨大,希望雙方能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在農業三產融合方面加強合作,延伸海豐油粘米、蔬菜、畜牧、水產、果樹、蓮花山茶等產業鏈,科技助力海豐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簽約儀式前,雙方就科技合作的聚焦重點、特色主導產業品牌打造等展開了交流。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蔬菜所、作物所、動科所、加工所、茶葉所、果樹所、經信所等單位代表分別圍繞海豐縣鄉村振興農業科技需求作交流發言。省農科院水稻所黨委書記肖昕和海豐縣委副書記吳家賓分別代表雙方進行簽約。雙方將在多領域、多層面先行先試,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探索實施“百千萬工程”院地合作新模式,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
近年來,廣東省農科院與海豐縣建立了長期緊密的科技合作,2021年,與海豐縣簽訂共建全國農業現代化科技先行縣合作協議,掛牌成立了“海豐油占米產業研究中心”、“海豐縣茶葉產業研究中心”、“海豐縣蔬菜產業研究中心”,作為海豐縣重要的科技支撐單位,在省農科院的科技幫扶下,近年來海豐縣現代農業發展取得較大突破,海豐油粘米、蓮花山茶葉獲農產品地理標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數量位居全省前列。省農科院以共建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為契機,依托省農科院科技資源優勢,加快提升海豐縣農業科技發展水平,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截至目前,廣東省農科院已與廣東全省12個縣(區、市)簽訂了“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科技支撐框架協議,開展整縣域科技支撐縣域工作,為我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貢獻科技力量。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