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財經大學智慧思政教育共創基地正式啟動
灣區時訊 8月11日,“數字化賦能大思政”研討會暨廣東財經大學智慧思政教育共創基地啟動儀式在廣東財經大學廣州校區舉辦。
活動現場
廣東省委主題教育第十七巡回指導組謝錦群副組長蒞臨指導,廣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鄭賢操出席并致辭。來自省委主題教育第十七巡回指導組、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東藥科大學、廣州市委網信辦、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嶺南金融博物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廣州電視臺、羅定市教育局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及來自云浮市、東莞市、廣州市等地中小學教育名師工作室負責人、中小學校長老師,我校各職能部門領導、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和研究生、暑假期間留校學生黨員代表、媒體記者等共80余人,齊聚一堂,圍繞會議主題開展深入的研討和交流。會議開幕式由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袁繼紅教授主持。
廣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鄭賢操致辭
在開幕式上,鄭賢操書記代表學校向出席會議的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建設“智慧思政教育共創基地”,打造融思想政治教育、數字素養教育、藝術素養教育于一體的大思政教育示范場所,是廣東財經大學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推動立德樹人主陣地建設,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一項落實之舉。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對深入推進數字化賦能大思政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廣東財經大學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
鄭賢操書記還向與會同志介紹了學校黨委開展主題教育以來,通過加強數字化建設,推動大思政課格局構建所取得的成績。如打造智慧思政教育共創基地;開展數字廣財建設,提高校園網絡速度和穩定性,實現兩校區無線網絡全覆蓋;建設110間智慧教室,為數字化賦能課程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保障,依托網絡平臺采用對分課堂,開展萬人同上“書記第一課”“校長第一課”和全體校領導同上一堂“形勢政策課”,著力打造青年學“習”云基地、開展廣財青年學思想微視頻大賽等,讓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得到明顯提升。
啟動儀式
由謝錦群、鄭賢操、陳金龍、袁繼紅等領導專家學者上臺共同為廣東財經大學智慧思政教育共創基地揭牌,正式啟用智慧思政教育共創基地。
簽約儀式
在簽約儀式上,由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嶺南金融博物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等單位代表分別與廣東財經大學代表簽署《廣東財經大學“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共建框架協議》。
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金龍教授主旨發言
在思政專家主旨發言環節,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總教指委副主任委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金龍教授指出,大思政課之“大”體現在目標之“大”、主體之“大”、空間之“大”、資源之“大”、方法之“大”等五個方面,要有大格局、大視野、大境界,對于數字化賦能大思政,既要數字化在思政課資源呈現方式、課堂教學方式、社會實踐方式、社會傳播方式、思政教學空間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也要合理使用技術,警惕數字化對大思政課的負面影響,如知識的碎片化、情感交流缺失、遠離社會現實、教師技能退化。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解麗霞教授主旨發言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解麗霞教授在發言中分析了數字化賦能大思政的優勢與隱憂,認為數字化在助推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資源建設、教學平臺建設、教學多元評價上具有鮮明優勢,但是也存在技術主導超越價值主導、形成“虛擬化生存”惰性、投入成本與課程資源成本不匹配等隱憂。最后解麗霞介紹了華南理工大學信息化促進大思政課的建設經驗。
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邱若宏教授主持研討
廣東藥科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小龍教授
“數字化賦能大思政”專題研討環節,由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邱若宏教授主持,廣東藥科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小龍教授、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謝瑩、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何小勇、羅定市教育局副局長練碧倩、羅定市羅定中學副校長黃浩、廣東省潘潔蘭名師工作室負責人潘潔蘭、廣東省教育廳杜奮根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杜奮根等7位專家圍繞推進“智慧思政”建設、網絡信息技術賦能思政課、博物館賦能思政課、數字化背景下的思政課教學、體驗式教學賦能思政學科建設等主題展開研討。
智慧黨建互動體驗環節
智慧黨建互動體驗環節,由廣東財經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黃潔娜副部長主持。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王金鋒、袁三標和鄭健雄帶領學校40余名黨員學生參觀基地,對紅色金融展、國家安全展、思政智匯廳等進行參觀講解。接著由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組織黨員學生進行黨建互動體驗。
“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共同體建設”教學研討
“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共同體建設”教學研討環節,廣州市蘇志堅名教師工作室(初中道德與法治)負責人蘇志堅、東莞市曾文燕名師工作室(小學道德與法治)負責人曾文燕、廣州市梁偉燕名教師工作室(小學道德與法治)負責人梁偉燕分別介紹了各自工作室中小學一體化建設的經驗和建議,羅定市教育局副局長練碧倩、羅定中學副校長黃浩、羅鏡鎮中學校長區映通、羅定敏博學校董事長張勁、羅鏡鎮第一小學教育處副主任陳冬梅、廣東省潘潔蘭名師工作室負責人潘潔蘭、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袁繼紅及骨干教師袁三標等圍繞如何進一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展開研討。廣東省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杜奮根教授主持本環節研討。
與會專家認為,本次會議深度聚焦數字化賦能大思政,有利于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促進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共同體建設落地見效,為構建大思政格局探索新的路徑策略。
通訊員/蘇沛鈺 李騰凱 唐海峰
編輯/王珊珊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