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時訊(編輯/劉秀 通訊員/林怡如)本學期,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第二十六屆學術科技節中各二級學院圍繞本院專業特色從專業建設成果、學生實踐成果、“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結對成果等方面進行展示。
6月17日、6月27日航天北斗技術學院分別在南海校區北區、新港校區開展“產教融合、技能立身”專業風采展。本次展覽集中展示了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智能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五大專業的創新成果與育人實力,吸引師生們駐足體驗。
科技體驗,感受專業魅力
飛行模擬設備展區內,體驗者們手持搖桿,通過實體操作面板操控虛擬無人機穿越障礙、執行任務。這種沉浸式體驗不僅讓師生感受到無人機操作的高技巧要求,也讓大家對無人機專業有了全新的認識。
航天北斗技術學院依托智能教學系統,通過虛擬仿真技術可視化呈現地面三維立體模型,讓學生們沉浸式體驗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的魅力。
在汽車自動變速箱拆裝挑戰環節,學生們積極參與行星齒輪組及離合器的拆裝,通過反復實操提升空間思維能力和機械結構認知水平。
財貿學院審計231班黃美蘭在體驗后感慨道:“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的掌握缺一不可,組裝看似簡單,實則各組件卡口需精準對接,只有扎實掌握專業知識并不斷積累實操經驗,才能熟練完成拆裝,”
新能源汽車展區內,同學們圍繞動力電池技術、電機驅動系統等核心知識展開探討,并在氫能源教學用車旁現場演示電池拆解與組裝過程。結合實物,他們詳細介紹了電池管理系統優化成果如何提升續航與使用壽命,展現了扎實的專業功底。
產教融合,賦能高質量就業
航天北斗技術學院建有集“教學、科研、生產、競賽、培訓、創新創業”六位一體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擁有省級實訓基地1個,實驗實訓設備資產總值超1000萬元。學院與比亞迪、一汽大眾、極氪、中汽創智等20余家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緊密合作,共建產教科融合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畢業生在一汽大眾、廣汽豐田、比亞迪等知名企業就業,深受歡迎,就業質量持續攀升。
“我大三時便在比亞迪實習,這段經歷讓我真正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踐能力。”新能源221劉曉威如今已正式成為比亞迪的一名品質管理員,“特別感謝學校提供的機會,在實習過程中我提前熟悉了企業的工作流程和標準,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在實習初期就能快速適應崗位要求。”
近五年,學院教學團隊指導學生參加省級以上技能大賽獲獎16項,包括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國賽一等獎、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一等獎等。
新能源222樊宇大學期間,榮獲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全國銀獎、第十八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廣東省特等獎,“在不同的備賽過程中,我不僅夯實了專業技能,增加了實踐經驗了,還自學了機械設計、多語言編程和硬件設計等知識,這為我后續找工作打下來良好的基礎。”
本次專業風采展不僅是一次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航天北斗技術學院“產教融合、技能立身”育人理念的生動實踐。航天北斗技術學院將以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和職業本科辦學為抓手,聚焦“衛星應用”“低空經濟”“商業航天”“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方向,深化“三教”改革,加速產教科融合。通過構建黨建思政高地、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創新服務高地,力爭成為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新工科特色學院,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