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時訊(編輯/劉秀)近日,廣州醫科大學在毒蛇咬傷急救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毒蛇咬傷這一重大公共衛生難題帶來了快速、精準的院前急救新方案。
今年海南游客因毒蛇咬傷不幸離世的事件,凸顯了這一問題的嚴峻性與緊迫性,再次敲響了毒蛇傷防治的警鐘。毒蛇咬傷,這一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在廣東省等高發地區尤為突出,咬傷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毒蛇咬傷后毒素擴散迅猛,及時準確的診斷是救命關鍵。然而,現有急救體系存在院前延誤、診斷標準主觀模糊、處置風險高等痛點,常常錯過黃金救治時間。
針對諸多痛點,來自廣州醫科大學的本科學生組建了“慧眼辨蛇”研究團隊,并由校內多位深耕于急診醫學、紅外醫學檢測、流行病學等專業領域的專家悉心指導,旨在創新突破。
“慧眼辨蛇”學生團隊及指導老師
該團隊跟隨專業醫師深入基層、實地調研,了解毒蛇傷的真實情況、現有救治流程的瓶頸以及患者需求;活躍于各大三甲醫院和學術會議,向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和科研前輩求教,不斷汲取專業知識,拓寬視野,優化研究思路;深入進行科學實踐,從最初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捕捉蛇毒引發的特異性體表溫度變化這一設想,到如何將這一現象轉化為可靠的診斷工具,他們進行了無數次實驗探索,反復測試構想,一步步克服難關;在前期扎實的研究基礎上,團隊創新性地將成熟的紅外熱成像技術與前沿的人工智能相結合,通過構建復雜的臨床預測模型,以海量的病例數據訓練AI,以達成自動化快速精確診斷。
據介紹,該系統通過紅外成像儀接收的遙感信息,敏銳捕捉不同蛇種咬傷機體后引起的特異性溫度變化,經由大量病例訓練得到的臨床預測模型分析后,可實現快速廉價、準確敏感、定性定量的蛇傷診斷,進而提供恰當的急救指導,大大降低毒蛇咬傷的致殘率及死亡率。
“慧眼辨蛇”系統實操場景
臨床試驗表明,該系統顯著提升了急救效率和準確性。多家醫院急診科醫生反饋,其高準確度與高敏感度有效降低了診斷工作難度和整體醫療成本,獲得醫患雙方好評。
“慧眼辨蛇”學生團隊正在進行實驗
該團隊表示將繼續深入探索和優化該系統,以“愿以辨蛇之慧眼,守護民生之安康”作為團隊信念,深入探索蛇傷診療新邊界,促進臨床蛇傷診療實現新的突破。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