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岐黃精粹 共育時代新人
大會現場
灣區時訊(編輯/劉秀 通訊員/姚軒)傳承岐黃精粹,共育時代新人。7月12日,學校在大學城校園舉辦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研討會暨中華老字號醫藥企業進校園宣講會,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楊全,肇慶學院校長李琴、廣州市教育局宣傳與思想政治教育處處長劉琦寶等領導出席會議,省內30多所大中小學、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校長、思政課骨干教師,中華老字號醫藥企業代表,以及來自懷集、羅定、三水和學校的大中小學生代表共80余人參與會議。開幕式由學校黨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主持。
深化合作:攜手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
劉琦寶在致辭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是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厚植文化根基的有力舉措,他希望各方能有效整合資源,完善以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為紐帶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緊扣“四個著力點”推進中醫藥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主渠道、拓展實踐教學大課堂、打造網絡育人新空間和構建文化育人的共同體,全面提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實效。
劉琦寶致辭
楊全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會議交流研討,推動構建貫穿大中小學的思政教育內容體系,創新一體化教學實施方案,形成可推廣的合作模式。作為大中小學思政課牽頭單位,他希望能以中醫藥文化為紐帶,聯合各共建單位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通過共研項目、開發特色課程、建設實踐基地、建立“手拉手結對共贏模式”等多種舉措,破除壁壘,構建貫通銜接“立交橋”,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楊全致辭
胡志橋、張樹鋒、林素君分別主持學術報告、宣講報告、教學展示等環節
學術交流與經驗分享
學術報告環節以“中醫藥文化為紐帶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機制創新”為主題,由南沙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院長胡志橋主持。中山大學王仕民教授系統闡釋了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的理論基礎及其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思政教育一體化的區別與內在關聯,主張各方通過德育內容、管理、評價、實踐和環境一體化路徑探索,建構有機銜接的一體化德育目標體系。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魏傳光教授從目標維度、教育理念、教學內容、育人主體、學段銜接及教學協同六方面系統闡述了如何實現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廣州外國語學校黨委書記林偉洪結合翔實的數據和豐富的案例,分享了學校通過校本課程和課程思政相融合將中醫藥文化貫穿于國民教育,守正出新培育自信自強中醫藥文化傳播“小使者”的生動實踐。
王仕民、魏傳光、林偉洪分別作學術報告
“中華老字號醫藥企業進校園”宣講報告
“中華老字號醫藥企業進校園”宣講報告環節聚焦“中華老字號與嶺南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這一主題,由廣州市番禺區教師發展中心教研部主任張樹鋒主持。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李世建從中藥現代化發展的視角,分享了傳統中醫藥走向數智化、國際化和全產業鏈的經驗與成果。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團委副書記王雨菲深入解讀了王老吉百年傳承的文化基因,并就如何守正創新走向國際化進行了精彩闡述。
李世建、王雨菲分別代表醫藥企業作宣講
“同課異構”教學展示
“同課異構”教學展示環節由廣州市番禺區廣鐵一中鐵英學校校長林素君主持。羅定第三小學、佛山市三水區教育發展中心、懷集縣第一中學教師和廣東藥科大學教師,圍繞“中醫藥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這一主題,聚焦大中小學不同學段思政育人目標,進行了相互銜接、精彩紛呈的教學展示,贏得了觀摩教師和聽課學生的一致好評。李琴對教學展示進行點評。她認為,老師們的展示充分體現了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之“正”,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之“新”以及教學效果與成效之“實”,生動展示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顯著成效。
陳立霞、鄧翠媚、高天源、武春麗分別代表不同學段進行教學展示
懷集、羅定、三水等地的中小學生代表認真聽課
李琴對教學展示作點評
體驗場館里的思政課
會后,全體與會人員赴中華老字號醫藥企業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同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課”,參觀智能無人車間,沉浸式體驗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的真實場景,感受中華老字號醫藥企業守正創新的文化基因與創造力。
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在會議總結時表示,作為第三屆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交流研討活動,此次會議緊扣醫藥文化融入思政課這一主題,首次引入中華老字號醫藥企業進校園宣講,誠邀“雙百行動”結對單位共同參與,營造了大學生攜手帶領中小學生的良好氛圍,實現了研討內容、活動形式和參會主體三個維度新的突破。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