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揚全球頂尖智慧 浩論世界現代前沿
全球知名學者艾森斯塔特(Shmuel N. Eisenstadt)指出,我們身處的現代世界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它不再是一個“單一現代性”的時代,而是一個“多元現代性”的時代。在當代全球秩序出現歷史性變革的今天,面對層出不窮的系統性挑戰,我們如何保衛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這無疑值得所有關注我們自身命運的智慧頭腦加以深入討論。
2023年9月23日至24日,以“多元現代性與世界新秩序”為主題的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簡稱“IPP”)第十屆國際會議,即將在中國廣州南沙花園酒店舉行。本次會議期待探討變化中的世界秩序以及與之相關的多元現代性概念,邀請來自不同學科與文化背景的專家和學者,對多元現代性話語、世界秩序的轉型,以及如何重振全球合作等議題進行跨學科的反思和對話。
IPP特意邀請到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前往會議現場發表演講,其中包括:全球知名學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系學系榮譽退休教授巴里·布贊(Barry Buzan);首爾國立大學社會學院杰出教授張慶燮(Chang Kyung-Sup);土耳其亞太研究中心創始董事塞爾丘克·喬拉克奧盧(Selçuk Çolako?lu);京都大學社會學部副教授斯蒂芬·海姆(Stephane Heim)等人。他們將分別從多元化的域外視角,為我們提供對全球現代社會發展的獨特解讀。
IPP邀請到多位在全球各地高校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的華人學者參會,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錢繼偉,迪肯大學阿爾弗雷德-迪肯教授、國際關系學講席教授何包鋼;蘭卡斯特大學中國與國際研究學院教授曾敬涵;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副教授、中國研究項目主任李明江等。他們將會以豐富的全球視野融匯深刻的中國經驗,讓我們從更多的維度理解在當今世界秩序中的中國角色。此外,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趙旭東,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江雨等國內學者,將充分利用此次難得的全球對話機遇,多維度地向世界闡述今天中國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為籌辦本次會議,IPP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組織,知名學者,IPP學術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教授親自擔任會議召集人,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鋒擔任會議總主持,并安排六名IPP研究員擔任分議題主持人。鄭永年教授還將親臨會議現場,發表會議致辭并參加議題討論。
IPP是國家高端智庫,為華南理工大學的直屬單位。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IPP已經成為我國最具政策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的綜合型智庫之一。年度國際會議是IPP的品牌性學術會議之一,也是IPP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自2013年開始至今已舉辦10屆。長期以來,該研討會圍繞中國及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與改革問題,邀請世界各地研究中國及發展中國家問題的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入研討,共謀中國改革發展之路,積累了優秀的學術聲譽和國際影響力。
附:IPP2023國家會議宣傳視頻下載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VYzenK5Jo-E4Ok9EGGVu6Q?pwd=4o13 提取碼:4o13
通訊員/華軒
編輯/劉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