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時訊 10月12日,正在東印度洋海域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東印度洋綜合科學考察共享航次的“實驗6”科考人員,成功解救一只海龜。北京時間上午8點45分左右,“實驗6”科考船在航行過程中,值班人員發現一只受困漁網的海龜,游行緩慢,根據航海常識,如果海龜未得到及時救助,漁網將越纏越緊,導致其無法覓食而亡,科考隊員立即展開營救。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海龜很快在船頭甲板被打撈上來。經仔細檢查發現,這只海龜的四肢和頭部被漁網緊緊纏住,部分漁網已經嵌入海龜的肉中,但未發現有嚴重外傷,海龜健康狀況良好??瓶缄爢T隨后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將海龜身上的漁網剪去,并合力將海龜搬運至船尾,將其放歸大海。并且,為了防止廢棄漁網對海洋生物再次造成影響,將其做無害化處理。
打撈海中受困漁網的海龜
科考隊員剪去纏繞海龜的廢棄漁網
科考隊員把海龜放歸大海
經科考隊員辨認,初步認定這是一只綠海龜,在世界各大洋都有分布。海龜是一類古老的大型海洋爬行動物,距今已有1.5億多年的歷史,具有“活化石”之稱,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至關重要。然而,由于受到人類活動、非法貿易、環境污染等影響,海龜目前瀕臨滅絕。我國早在1988年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就已經將海龜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可見我國對海龜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
作為海洋科學研究單位,南海海洋所長期關注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致力于海洋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積極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同時,“實驗6”全體科考隊員呼吁共同關注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推進促進人海和諧,共同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撰稿人:梁湛林
通訊員/王沐眾 徐曉璐
編輯/劉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