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勵志故事,凝聚助殘力量
灣區時訊 12月20日下午,廣東省殘疾人就業勵志宣講團首場報告會在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海珠校區舉行。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柯沫夫,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創業學院院長許義海等領導出席,宣講團導師代表、企業家、在校大學生及新聞媒體共120人參加首次報告會。
報告會現場
首場報告會共分為“不同更不凡,就業崗位上的標兵”“敢闖也會干,創業征途中的英雄”“助人也助己,挑起穩就業的擔當 ”三個篇章,宣講團派出5名代表進行了勵志故事宣講,另邀請了3組殘疾人藝術家現場助陣。
成立殘疾人就業勵志宣講團,旨在通過講好殘疾人故事,樹立身邊典型,展示殘疾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先進事跡和社會各界的助殘善舉,在全社會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
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柯沫夫在致辭中表示,要講好殘疾人勵志故事,傳播殘疾人自強聲音,動員社會各界更多地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促進殘疾人融合就業,增進社會文明和諧。
自宣講團組建以來,共有來自全省各地30多人報名參選。通過評審、培訓和考核,黃碧虹、楊云鵬、楊建華、黃開旋、鄭麗虹等5位宣講團成員在首場報告會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與精彩故事。
黃碧虹身患免疫性疾病,身體各關節腫大損壞;但疾病的折磨沒有令她消沉,她用有限的身體條件,去完成需要高度細致和專注的黏土手工藝工作。她通過自身的奮斗證明,困難從來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愿意站起來,用勇氣和智慧去點亮屬于自己的那束光。
楊云鵬遭遇意外導致臉部變形、視力受損;但即使遭受陌生人異樣的眼光,他依然樂觀向上,從一名煤礦工人,逐步蛻變為工程師、副教授;他把全部心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努力培養他們。他認為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強大,活在當下、珍惜當下、把握當下,就能迎來人生新的開始。
楊建華13歲時因病失去視力,曾經也在黑暗中經歷過無助與絕望;但因為對自己的不放棄、不認輸,最終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尊嚴與勇氣。他創辦愛心盲人推拿中心,鼓勵更多盲人學習技能、自食其力。他認為因為自己淋過雨,想為別人打打傘;但是給他們打傘,不是讓他們逃避風雨,而是在他們還沒準備好的時候,給他們遮風擋雨;當他們準備好了,他們一定能走出去,迎接無論是怎樣的天氣。
黃開旋患有先天性凝血性功能障礙疾病,必須要在忍受12級疼痛的情況下每三天注射一針藥物。但他不甘于此,于是刻苦學習、鉆研裁縫技藝,努力爭取業務,開辦服裝制造廠,最終成為家里的頂梁柱。從一個家庭的“累贅”,到一個家庭的“擔當”,他所做的是接納命運給予的考驗,不抱怨、不放棄、盡心盡力,澆出一張讓自己滿意的答卷。
鄭麗虹是企業助殘代表,其所在企業FESCO秉承著“幫扶一個人,溫暖一個家”的理念,致力于為殘疾人與企業之間搭建橋梁。他們通過打造技能實訓基地、就業試點基地、開辦殘疾人雇主培訓班、殘疾人政策宣講班等多種方式,踏實地建立起溝通殘疾人、政府與市場三方的平臺,打通殘疾人就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隨著每一位宣講團代表演講結束,現場都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觀眾們時而為宣講團代表所遭受的苦難而動容,時而為他們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而感動,時而為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創造的不凡成就而鼓舞。
未來,廣東省殘疾人就業勵志宣講團將會進入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學校、社區、鄉村、網絡等進行殘疾人就業勵志事跡宣講,持續營造扶殘助殘良好氛圍。
通訊員/蔣雨君
責任編輯/劉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