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LAT學者網助力我的科研教學一體化
教學與科研是高校教育中兩個最重要的環節,本人自2014年1月使用SCHOLAT學者網平臺以來,學者網易學易用的良好體驗和不斷優化的平臺功能一直助力我的教學和科研,特別體現在課程教學、學術信息、團隊管理3個方面。
一、學者網課程平臺
1.學者網課程平臺的特點與優勢:
(1)學者網課程平臺在軟件學院教師和學生中具有極好的群眾基礎,軟件學院92%以上的本科課程使用學者網平臺進行課程教學;
(2)操作易學易用,具有資源管理(發布課件資源和課程教學相關信息)、實驗管理(布置實驗、提交實驗等)、互動交流(答疑互動,組織學習專題在線討論)、學生管理。
(3)保存學生登錄、互動、作業等全過程學習痕跡,有利于學習行為分析和過程性評價;
(4)支持可信通信(即時通信等)。
2. 學者網教學環節
(1)開學前,邀請教學團隊加入課程網站,在對應班級QQ群公布本學期上課的平臺,讓同學們提前加入平臺以及公布一些注意事項。
圖1 軟件構造課程網站(http://www.sdshimeng.com/course/rjgz )
(2)課堂開始的2-3天前,在學者網發布教學公告,讓同學們知悉教學進度、看文獻資料、預習章節內容、布置思考題等。
圖2 學者網課程平臺的教學公告
(3)課程開始時,準時在QQ群提醒各位同學《軟件構造》課程開始了,并在線闡述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教學任務。把工程案例、課程PPT、課程練習、思維導圖等教學資源上傳導學者網。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進度和學習風格,進行在線學習。根據課程需要,還可以選用錄播平臺(中國大學MOOC等)或直播平臺(騰訊課堂等)配合課程教學。
(4)理工科課程一般配有實驗課時,可以通過學者網的作業管理布置實驗內容。通過進行與知識點相關的開發實踐,一方面完成知識的應用擴展,另一方面檢查掌握的情況。這里涉及到的多個班級的學生作業,學者網可以方便地設置實驗提交的時間,實現一鍵打包下載等功能,非常實用。
圖3 學者網課程平臺的作業管理
(5)課中或課后,學生也可以利用該模塊進行提問和討論;任課教師可以在互動交流平臺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擂臺賽、思考題答疑等,并收集學生的提問和反饋。
圖4 學者網課程平臺的互動交流
(6)教師們可以通過統計管理統計學生的學習痕跡,以掌握教學情況;也可以通過學生管理進行課堂考勤等輔助活動。
具體介紹詳見:融合“學者網課程平臺+在線視頻產品”實現課程在線教學(http://www.sdshimeng.com/vpost.html?pid=135969 )
二、學者網科研教學協作平臺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們需要建立個人學術主頁,關注同行動態,了解好友學術信息等。學者網是面向學者社交網絡的科研教學協作平臺,它在這方面提供了完備的功能。
(1)通過【個人中心】中的【個人信息】功能,可以快速制作個人主頁,發布域名為www.sdshimeng.com/ID的個人主頁。同時支持中英文雙版本。
圖5 個人簡介編輯頁面
(2)可以通過【學術檔案】功能,把個人的論文、論著、項目、專利等學術成果分門別類地進行添加和管理。每次申報項目和填報個人信息時,學者網提供的簡歷導出功能,可以快速準確地整理出個人最新的支撐材料。
圖6 學術成果的管理頁面
圖7 個人簡歷的導出頁面
(3)可以邀請學術圈好友,分享學術信息和動態,進行站內郵件和在線聊天。同時,通過關注感興趣的其他學者,第一時間獲取關注學者的動態資訊。
圖7 學術好友的管理頁面
三、學者網團隊平臺
科學研究是一個群體活動,通過學者網可以創建團隊,并對團隊成員、團隊資源、團隊科研動態等進行管理,同時可以記錄團隊科研過程和成果統計匯總。
圖8 腦機接口與混合智能研究小組團隊主頁(http://www.sdshimeng.com/team/hbci )
圖9 團隊成員管理頁面
圖10 一目了然的團隊成員動態
圖11 自動整合的成果統計
在疫情期間,我們團隊利用學者網團隊平臺進行健康打卡、每周任務布置、團隊資源共享等等活動。發布的團隊動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為動態信息和內部信息,團隊資源也可以設置為公開資源或者內部資源。
圖12 疫情期間的團隊成員健康打卡
結語
對于大多數老師來說,教學科研是我們每天工作的主旋律。通過學者網平臺,把課程教學、科研社交、團隊協作、個人學術管理等多個教學科研活動整合在一起,方便了我們的工作。本人自2004年開始在學者網建立個人主頁,并使用學者網課程平臺進行本科線上導學和課程管理。不少團隊里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成員是通過學者網平臺從認識我和了解我,到一起進行研究與合作。通過學者網平臺,我們可以把科研活動與教學實踐融合在一起,實現互聯網+下的科研教學一體化。